第35章 公共整肃院?(求月票!)(1/2)
君士坦丁在和加布里尔的谈话间隙,他让卢基乌斯·西庇阿也参与了进来。
经济、税收以及土地的改革主要负责人是加布里尔,这些事情上面卢基乌斯的作用是协助加布里尔,同时充当君士坦丁的眼线,以防加布里尔有什么小动作。
接下来关於更深一层的土地以及军屯的变动,卢基乌斯会更有经验一些,他的父亲阿布利乌斯在科隆的操作他都有全程参与。
现在不列顛需要变动的事情太多了,但是並不能现在一次性全部改变。
先在伦敦进行试点,等到解决了皮克特人的问题,再进行更深一步的改革。
“整体来说关於士兵的土地政策和科隆那里的差不多,但是只限於在伦敦以及其他的中部区域。”
“哈德良长城以北的土地以及和皮克特人交匯区域的土地,是不会直接交给军团的。”
虽然军屯制在现在来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结合不列顛的情况来看並不是所有的位置都適合。
科隆是暂时的边界,隨著不列顛的事情解决之后,君士坦丁会將莱茵河的蛮族问题彻底解决掉。
同时为了寻找更合適的自然屏障,如果能够打到易北河,那么那边的丘陵更適合作为边界。
所以在科隆实行军屯制是没有问题的,后期的衝突发生点不在那里。
不列顛和伦敦的情况也是一样的,伦敦周围的衝突烈度低,但是过了哈德良长城,即便是解决了皮克特人的问题,也依然要驻扎军团,避免发生蛮族反水的情况。
这些区域的军团战力要很高,所以军屯制就不適合那里,只有全日制士兵才能保证战斗力,这也是为什么君士坦丁要在不列顛尝试新的改变。
“这个过程中儘可能地去引导与农民合作,比如说可以共同使用大型农具、牲畜和灌溉设施,除了提高农业生產效率之外,还能缓和民间对於帝国一些政策的不满。”
“同时儘可能地帮助这些农民与士兵直接和市场对接,少中间环节,提高收入,还能推广新的货幣。”
君士坦丁本想要推广合作社模式,不过思前想去这还是太超前了,而且现在的情况来看也不適合。
为了稳妥起见,还是一步一步来比较好,毕竟步子跨得大了容易扯著蛋。
“这些事情不难办,只要照著科隆的模式直接学习就好了。”
“但是伦敦的这些隶奴怎么办?很多是之前那些贵族剩下来的,虽然贵族们畏罪自杀了,但是这些隶奴的身份还是没变。”卢基乌斯问道。
“这些人暂时由於你来负责,修復伦敦以及一些其他的设施刚好需要人。”
“在这个过程中查一下这些隶奴的身份和背景,我要知道他们是为什么变成隶奴的。”
“这些人里面只要没有犯罪记录的就直接成为自由人,结合之前的土地租赁改革,他们愿意的话可以直接安排。”
“如果有想进入军团的,也可以进行筛选,儘可能地让这些人儘快融入到社会之中。”
君士坦丁琢磨了一下说道,这些隶奴应该大部分都是因为交不起土地租额才被迫成为隶奴的,这些人回到自由民的身份之后要比作为隶奴创造的价值更高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