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推拉与交易(1/2)

君士坦丁的要求听起来没有什么问题,无非就是占用一部分皮克特人的草场罢了,但这是皮克特人不可接受的。

皮克特人以苏格兰北部的福斯河与克莱德河以北地区为核心活动范围,他们的畜牧业分布也和当地的地理特性相契合。

皮克特是季节性迁徙放牧模式,在夏季將牛群驱往海拔较高的牧场,冬季则返回河谷地带避寒。

这种模式既避免了高地冬季的严寒,又利用低地的肥美牧草,和罗马人在不列顛南部的定居式畜牧业形成鲜明对比。

最特殊的一点是皮克特人利用海风带来的湿润气候,开闢盐沼牧场饲养耐寒的短角牛。

这些牛的品种不仅能適应贫瘠的盐碱土壤,他们的皮毛还可以製作成抵御北海寒风的衣物。

另外皮克特人还总结出来了林牧结合的模式,白天將牛群驱入森林啃食落叶和灌木,夜间赶回河谷围栏。

这种方式既节省了人工饲料,又利用森林资源补充牲畜营养,与罗马人在不列顛南部的集约化牧场截然不同。

如果真的让罗马人在他们的核心区域从事畜牧业,会对他们现有的畜牧方式造成极大的衝击。

当然这也是君士坦丁的目的,通过生態殖民逐步蚕食皮克特人的生存空间。

罗马式的畜牧业依赖大片连片的草场,到时候肯定会砍伐皮克特人视为神圣的圣林,这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另外罗马人引入的义大利长角牛大概率会携带皮克特牛群缺乏免疫力的疫病,极端情况下会导致皮克特人畜牧业的崩溃,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而且义大利长角牛的排泄物比起来短角牛要多很多,会污染皮克特人依赖的山间溪流,

最关键的是罗马人来到之后有可能垄断皮克特牲畜的出口渠道,罗马人本身就在伦敦设立的有牲畜市场,不列顛行省南部的羊毛和皮革贸易70%都经过这里。

如果罗马人在皮克特人的生活区域设置新的牲畜交易市场,那么传统的部落间物物交换体系將被货幣经济取代,导致部落社会结构的失衡。

虽然皮克特人是蛮族,但是他们不是傻子,当一种文明进入另一种文明的时候,往往会引发生態灾难与社会的崩溃,而非所谓的『进步』。

“这是不能接受的!”达努瓦图斯揉了揉有些僵硬的脸颊,直接拒绝了君士坦丁的要求。

“我们会绝对遵守你们的生活以及宗教习俗,在固定的区域內放牧,不会对你们的生活造成任何的影响。”

君士坦丁非常认真地对达努瓦图斯说道,表情之诚恳,让人怀疑他是不是真的不懂他在说些什么。

“我们的德鲁伊通过控制牧场的季节性迁徙,掌握著部落的经济命脉。”

“你们的定居式畜牧业,会削弱德鲁伊的神圣权威,导致我们的宗教体系动摇,直接影响部落的凝聚力。”达努瓦图斯想了想找了一个藉口。

君士坦丁愣了,这他妈的还能有这种理由,一时间他居然不知道说什么好。

“我们会尊重你们的信仰,现在在罗马军团中有不少的士兵信奉凯尔特的自然崇拜,证明罗马对於宗教是非常宽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