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3世纪危机!(1/2)

君士坦丁在科隆没有停留太久,將一切事情安排好之后,他先行一步离开。

普布利乌斯被留在科隆,协助阿布利乌斯处理战后的一些事情,最主要的是处理军屯制的后续一些突发情况。

至於维斯帕先他则是带著巴塔维人以及这次的奴隶,踏上了返乡的路程。

乌尔苏斯也在君士坦丁以及阿布利乌斯的刻意安排下,在科隆重建中慢慢渗透基督教的力量。

临走之前,君士坦丁再次叫住阿布利乌斯。

“通格里斯你一定要盯紧,科隆的位置很关键。”

“这次回去我会和尊贵的奥古斯都说明情况,通格里斯的不少官员也已经是我的人了。”

“如果帕图克搞出来什么事情,你也可以直接去死了。”君士坦丁语气平淡地说道。

“殿下!您放心,我绝对会紧紧地盯著帕图克的!”

“通格里斯和科隆都不会有问题!”阿布利乌斯急忙一边亲吻著君士坦丁的长袍边缘,一边保证道。

“希望我下次再来科隆,科隆和你都会给我一个新的惊喜。”

君士坦丁说完便离开了,阿布利乌斯直到君士坦丁消失在视线中才將身子直起来。

“希望我们合作愉快。”普布利乌斯笑眯眯地对阿布利乌斯说道。

阿布利乌斯虽然现在是君士坦丁的野狗,但是普布利乌斯的存在还是让他后背发凉。

每次见到普布利乌斯他都会想到那个雨夜,谈笑间科隆的贵族就在普布利乌斯手里灰飞烟灭。

“我全力配合,都是为殿下效力。”阿布利乌斯立刻说道。

普布利乌斯笑了笑,没有说话……

……

君士坦丁回去並没有著急赶路,一路上走走停停,也算是深度调研了高卢的情况。

经歷3世纪危机之后,罗马帝国可谓得上是百废待兴...

君士坦丁现在感觉自己的头都大了一圈,面对这么一个烂摊子他甚至有点无从下手。

罗马帝国的3世纪危机是一场席捲政治、经济、军事与社会的全面崩溃,破坏力之强、持续时间之长,险些导致罗马帝国解体。

这场危机的核心是“中央权威崩塌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从军事叛乱到经济崩坏,从蛮族入侵到社会失序,形成了相互交织的恶性循环。

这次危机並不是偶然事件,君士坦丁知道这次危机的根源,本质上还是罗马帝国发展中积累的制度性矛盾的集中体现。

安敦尼王朝通过“养子继承”来確保皇位平稳过渡,但是在192年康茂德被杀后,这一传统彻底断裂了。

这个时候军队开始直接干预皇位的继承,“谁控制军队,谁就能当皇帝”成为了潜规则,导致皇帝权力交接的合法性彻底丧失。

而罗马帝国的行政体系又极度依赖皇帝的个人权威,缺乏制度化的权力制衡。

地方总督与军团將领权力过大,既能割据一方,又能轻易煽动兵变,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持续减弱。

这又进一步导致谁控制军队,谁就能当皇帝,恶性循环就此形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