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尽览《崩土》(求追读)(2/2)
它似乎在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下陷入了沉眠之中。
这也是意料之中,这片模糊了时间和空间的诡异空间,可不是一只小小的妖兽能够长久承受的。
姜礪尘无暇他顾,立刻藉助蜂王那独特的视觉,再次投向那面巨大的光壁。
神识飞速运转,先前捕捉到的图像被重新拼合、解析。
那篇玄奥的《逆五行真解》再次清晰地浮现在他的“眼前”。
他强忍著神识如流水般飞速消逝的痛楚,贪婪地汲取著光壁上的功法真意。
转眼,一夜过去。
在神识即將达到极限的前一刻,姜礪尘终於將“崩土”篇全篇铭刻於心。
意识倏然回归本体。
他盘坐笼舍之中,心神完全沉浸於方才所得的磅礴记忆。
土行法术的奥秘在他识海中不断推演、构筑,而后又细致地拆解、剖析。
每一个细节、每一条脉络都变得清晰可辨。
他仿佛能“看”到土行法术运行中,那些至关重要的节点——脉眼。
这些脉眼虽如水中之月,变幻莫测、游移不定。
但姜礪尘的神识却已能敏锐地捕捉到土行元力的流动轨跡,从而精准锁定它们的位置。
如今,他唯一需要做的,便是反覆练习。
熟悉在不同法术阶段,解构不同脉眼所需的“构解符文”强度,以及如何高效地重构土行元力脉眼的位置。
一夜之间,姜礪尘对土行法术的领悟,已然脱胎换骨!
对於这“崩土”之术,他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表面看来,“崩土”似乎能爆发出远超他当前境界的威力,实则不然。
《逆五行真解》的核心精义,在於“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功法本质在於一个“解”字,而非强攻。
此功法虽需施术者具备相应的土行法力根基方能施展,但其威能却非源於施术者自身灵力的多寡。
关键在於施术者的神识强度!
神识足够强大,方能在瞬息之间洞察敌方法术的“脉眼”,並借敌之土行元力为基,逆转法术,构筑反击,达成后发制人之效。
因此,“土崩”之术的威力上限,完全取决於敌方土行元力强度,或是周身所处环境中,土行元力的多寡。
这与寻常五行法术迥异,倒是与前世小说中的魔法师颇有相似之处。
皆是凭藉自身神识,招引周身元力为己所用,释放出远超自身实力的法术。
寻常五行法术威力多是仰赖施术者的灵力输出,而《逆五行真解》的威能,则根植於施术者那强大的神识。
这套功法,简直像是为姜礪尘量身定做!其他修士只能望而兴嘆。
寻常修士哪可能有他这般强悍的神识?
更何况,身处暗影之中时,姜礪尘的神识更能被强化到一种匪夷所思的境界。
然而,那股縈绕心头的不安感,此刻却越发清晰。
这一切……
似乎太过顺利了?
顺利得如同精心安排的剧本。
他得想办法找出那个藏在他身后的人,否则寢食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