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马石头通风报信,衙役来抓李无忧了!(1/2)
米脂县
王举人宅子大门前
王里长的大儿子王琭身著读书人的青衫,油头粉面,放慢脚步。
“琭少爷您来了呀。”
门子一看来人,弯腰躬身说道。
“我来见二爷爷,他在不在?”
王琭赏了他一钱银子,然后低声询问。
“老爷在家。”
门子麻溜收好银子,眉开眼笑,轻声说道。
王琭熟门熟路来到书房,看到了二爷爷王举人,立即恭谨问候:“孙子拜见爷爷!”
“不好好读书,到处乱跑做什么?”
王举人放下毛笔,看了一眼侄孙,面无表情说道。
对於家族后辈,他向来都是督促他们努力读书科举。
毕竟他年纪大了,考进士概率不大。就指望后辈们能考中进士,抬举家族成为真正的官宦家族。
“我爹让人送口信,托我稟告二爷爷。”
王琭没敢浪费时间,生怕惹得王举人不高兴,就快速说了王里长对付李氏家族的计划。
或许李家会有流血事件,闹出人命也不稀奇。
到时,就需要王举人这边发力,压下此事。
“这样的小事,何必让你来跑腿?耽误你读书。”
王举人一挥右手衣袖,隨意点了点头。
灾年兼併土地是老传统了,大家都是这样做的,没什么出奇。
只是王里长不该让王琭来传信!
“是,是,我回去就用功读书。”
王琭嘴上说著,心中却惦记著狐朋狗友的宴会邀请。
读书?明天再读也是一样的。
“二爷爷,去年今年大旱两年,明年是不是会风调雨顺?总不可能年年旱灾吧。”
王琭临走之前,向王举人请教。
若明年降水正常,那王里长今年兼併的土地,就值老不少银子了,大赚一笔。
这笔银子的大头是王举人的,但王琭家也能分到不少。
“按理来说是这样的。”
王举人迟疑了下,点头说道。
他能看朝廷的邸报,又经常和县城大族交往,消息很灵通,知道陕北已经有好几个地方闹农民军。
虽然目前米脂县没有,但保不准明年是什么情况。
若是有农民军,一亩土地的价钱就会大减。
不想那么多,土地放哪里,总是值钱的!
王举人这样想。
他隨后写了一张帖子,让小廝送去县衙,交给刑房典吏。
等刑房典吏收了信,就会派两个衙役去李家寨,给王里长闹出的事擦屁股。
按照规矩,典吏与衙役也能分到好处,所以不用担心他们不卖力。
呼,呼!
孙衙役头顶烈日,大汗淋漓走在下乡路上,看到的是一片萧条景象。
河流乾涸,田地龟裂,小麦矮小叶子发黄。
晒得黝黑的农民们愁眉苦脸,想尽办法弄水来浇地,希望能抢救一二。
“今年又是个大旱年呀!”
孙衙役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感慨了一句。
同事唐衙役点了点头:“是呀,乡下泥腿子没油水,我都不乐意下乡。
王举人也是的,酷热天指使我们去李家寨,真是不体恤人吶。”
“谁让人家是举人老爷呢!”
孙衙役略微摇头,一想到能从王里长那得到几两银子好处,晒得焦躁的心情都愉快许多。
“没好处,就算是举人也別想支使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