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拿著通知书去討债(1/2)

2008年,7月20日,江城,西苑小区。

骄阳当空,暑气蒸腾。

窗外的知了趴在树上抵死振翅试图引来雌性的注意,丝毫不在乎扰民。

陈锋对著衣柜门上的镜子揉了揉脸,看到熟悉又陌生的自己,满眼的不可思议。

18岁,180厘米,標准的俊朗骚年,对著镜子一笑脸上涌现出一股年少轻狂的味道。

伸手摸了摸t恤下的小腹,久坐积累的腩肉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梦回青春才能摸到的八块腹肌。

回头看看周围,十几平米的小臥室里一切都井井有条:

已经叠好被子的单人床、收拾整齐的红褐色书桌,还有桌前墙面上贴著自己用毛笔写在纸上的“不拋弃,不放弃”六个大字。

那是高考前百天陈锋照著当时最火的电视剧《士兵突击》写下的台词,作为激励自己拼搏的座右铭。

忍不住抬手摸了摸那副字,粗糲的质感让陈锋心中感慨万千。

对上了,一切都对上了……

这就是自己从小长到大的小臥室。

只是大学毕业没有多久后,父母就卖掉房子抵债。

真没想到还能再见到它。

人成功后都爱缅怀过去,陈锋也不例外。

隱隱摸到上流社会门槛的他,偶尔也会想起这间小房间。

明明只是和一位美国的异性合作伙伴在车后排正常的学习外语,怎么就重生了呢?

自己每年销售额足有大几个小目標的外贸生意啊……

想到那辆飞驰而来的渣土车,陈锋觉得以后学外语还是应该先找好教室。

现在重回18岁,虽然一切要重头再来,但以自己现在的认知……

少年的剑也未尝不利!

“老陈,你赶紧吃饭,別忘了今天去饭店要帐!”

听到熟悉的声音,陈锋心中一动,推开房门。

“观眾朋友们大家好,距离奥运会开幕倒计时还有……”

听著电视机里晨间新闻记者报导的声音,陈锋一眼就看到坐在饭桌前正等著自己一起吃早餐的父母。

看著腰板直了许多的父母头上又重新顶起黑髮,陈锋只感觉说不出来的神奇。

“这孩子,傻站著干什么呢?过来吃饭!”

母亲於晓燕笑著招呼道:“別忘了昨晚说好的事,等下跟著你爸去帮忙要帐。”

“要帐?”

“昨天不是说了嘛,正好录取通知书到了,有这个那些饭店老板总不好意思再拖著欠款。”

老爹陈建国笑呵呵的说道,为自己找到这么一个合情合理的討债藉口而骄傲。

陈锋是第一批90后,父母则在他小时候,顺利的成了江城时代的弄潮儿,就是小品中“我不下岗谁下岗”的那一拨下岗工人。

身为厂子的车队司机和会计,两人在两个月內先后失业。

虽然没了工作,但生活总要继续。

和那时候咬牙挺过来的人一样,父母两人肩並著肩,一起扛起了这个家。

推车卖茶叶蛋的小贩、交份子的计程车司机、夜市卖衣服的摊位老板……

最终在亲戚的帮助下,父母二人从一个贩卖海货冻鱼的摊位一步步做起,如今已经有了自己的海货小店。

虽然赚回来的钱总是有一股鱼腥味,但陈锋就是靠著这些鱼腥味的钱一点点长大成人。

陈锋记得,在自己高三那年父母的小店除了零售之外,还是江城十几家饭店的供货商。

饭店的订货量很稳定,但结帐的时间並不固定。

生意好的饭店,一个月一结算。

生意稍差的,拖上两三个月再结算也正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