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我会想方设法睁开眼睛(1/2)
说完,张毅谋拿起合同书。
把其中一份,递到张启民的手中;另一份,交还到了亚洲年代公司的代表手上。
张启民有些诧异,拿起合同书,翻看起来。
“电影版权转让协议书”
“甲方”的后面,已经列印著“张启民”三字。
“乙方”的后面,是“香江亚洲年代有限公司”。
张启民点点头,原来,这就是和张毅谋合作拍电影的公司啊,怪不得派来了两个马仔。
第二页上,张启民看到了龙飞凤舞的新鲜笔跡:
“五万元”。
看著这赫然的“五万元”,张启民吸了一口冷气:
这……
张启民面对著合同,心说:高吗?五万元很高吗?太少了!
但转念又想:这是1988年!两年前,漠言的《红高粱》电影版权才八百元!和漠言相比,已经是翻了六十多倍了。
两个亚洲年代公司的人之前已经和张毅谋交流过了,漫不经心地翻开合同书,顿时被张毅谋填写的转让费惊著了:
五万元??
刚才……张毅谋伸出的五根手指不是五百元?也不是五千元,而是五万元?!
他们本以为,来到瀧泉这么小的地方,而且张启民又是个新人作家,小说的电影版权比漠言少三百那属正常,所以大言不惭地说即使是十倍的钱也是够的,但现在张毅谋给出价的竟然是五万元!
倪振朝两边望了望,终於还是没忍住,探身到了亚洲年代公司代表那边,瞄了一眼。
瞬间,倪振的吃惊,毫不掩饰地写在脸上:
五万元?这不是天文数字吗?这也太高!这个数字是华国国內最高的电影版权了!张毅谋就这么看好《大红灯笼》?!
不知不觉间,倪振看向张启民的目光里多了一份惊嘆:这个年轻人太让人刮目相看了……
此时,张毅谋脑子里也在权衡:五万元高吗?一点都不高。
让张毅谋没底的是《大红灯笼》能否取得《红高粱》那样高的成绩。
唯一遗憾的是,张启民没能担任编剧,这是唯一遗憾的地方,自己还得为《大红灯笼》物色一个优秀的编剧,倪振虽然出色,但一个人工作肯定是不行的。
张毅谋对自己修改《红高粱》的剧本还歷歷在目。
小说家做编剧,思路不能说有问题,但到临到开拍的时候,自己的灵感在脑子里蹭蹭蹭冒出来,不改不行啊……现在,张启民拒绝做编剧,似乎……也没大影响。
两个傻眼的亚洲年代代表,对视了一眼,默契地起身方便去了。
两人出了包厢。
“点会柑啊?”
“我都唔知啊……”
“而家点算好呢?
“不如搵哈老板啦……”
两人討论了一会儿之后,跑去下面的前台打电话去了……
包厢內,张启民合上合同书:
“张导,你开的这个价確实够诚意,我签了!”
说著从口袋里掏出钢笔,分別在两份合同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张毅谋朝张启民看去,此时张启民已经合上了合同。
让张毅谋诧异的是:张启民竟非常的平静,五万元可不是个小数目,放谁身上都至少会惊讶一下吧?这年轻人就这么冷静??
“张导,我有个小小的请求……”
张启民语气平静地说道。
“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