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擦枪不走火(1/2)

徐东东移动裊娜的步子,缓缓离去。

张启民关上门上,心想:刚才,徐东东最后一句话的歧义太明显了!

窗外,夜色愈发深沉。

张启民靠在床头,思绪上来了,这是在儷市啊……

突然,他的耳边再次传来了敲门声。

仔细听敲门的声音,和之前徐东东的敲门有很大不同。

张启民走到门边,问道:“谁啊?”

门外,一个男人的声音出入屋內:

“是我啊,张主席,你还没睡吧?”

张启民听出来了,是来自晋云县的徐忠祥,於是张启民打开了门。

徐忠祥的一张笑脸出现在张启民面前。

“张主席,我猜你一定还没有睡,走吧,我们吃夜宵去!”

张启民看了看时间,也好,自己反正还没有睡意。

不过,听徐忠祥的话,刚才他一定来过自己房门前了,听到自己和徐东东的声音,又离开了,徐忠祥却只字不提。

想到此,张启民不由得哑然失笑,这徐忠祥不简单。

不过,徐忠祥来得还是及时的,倘若第二次敲门的不是徐忠祥,那今晚自己难免擦枪走火。

徐忠祥,这是救了自己!

张启民有心想向徐忠祥解释一番,但又一想,还是作罢,所谓越描越黑,说的就是这样的事。

徐忠祥又去叫上了周诚土。

周诚土是三人中年龄最大的,却兴致颇高。

本书首发 101 看书网超贴心,101????????????.??????等你读 ,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三人出了莲宾馆,沿大街一路往前走。

1988年,在儷市,所谓的夜宵店,是位於朝阳路上的一条小弄里的几个自发的夜间饮食摊,它们是儷市夜市的雏形,是个体户经济的滥觴。

徐忠祥久住晋云县,难得来一趟市里,很是兴奋,加上又是发起人,遂抢著点菜点酒。

结果等上桌的时候,竟囊括了夜宵摊上的全部菜品:剁椒鱼头、泥鰍砂锅、白切鸡、爆炒螺螄、粉皮……

周诚土看著摆满的小菜和上来的温黄酒,连呼“太奢侈了”。

三人就著不远处夜宵摊煤炉上“滋啦滋啦”的炒菜声,一起举杯相碰。

等一杯温黄酒下肚,徐忠祥再次祝贺张启民这次当选为儷市作协主席。

周诚土对张启民说道:

“启民,这次你当选为儷市作家协会主席,上面领导都看好你!”

张启民思索:上面领导?自己也没有认识谁啊。

“启民,你是不知道,我们儷市的文学在钱江省一直以来排位是最靠后的,是你的小说让我们充满了底气……”

周诚土边说边端起酒杯和张启民碰杯。

张启民对周诚土说道:

“他们都说,作协的报告这么全面,原来是周记者的大笔写的。”

“哈哈哈!”

周诚土闻言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

现在,张启民和周诚土也算是熟人了,周诚土和几个月前採访自己时候完全是两个人。

他爽朗、豁达,看事情全面、有眼光,不是常人。

他担任作协的秘书长已经两届了,是儷市作家协会成立以来的“老人”。这次的换届会上,再次被推举为作协的秘书长,负责具体的联络等工作。

张启民感觉,和这么一个兄长在一起,实在是一件身心愉悦的事情。

周诚土的工作是《儷市日报》的记者兼文学副刊编辑,负责每周一期的《儷市日报》文学副刊“鸥江”的编辑。

他熟悉儷市范围里的几乎所有文学爱好者。因为下面的作者写的文章投稿的主要阵地就是“鸥江”。

周诚土笑呵呵地看著张启民。

张启民趁著酒兴,问道:

“周老师,那个徐东东是哪里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