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谨慎,再谨慎(1/2)

张启民一口气读完了全文,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一种山雨欲来的感觉,涌上心头。

张启民心情沉重。

文章不仅质疑了自己的小说,还质疑了《当代》杂誌。

他翻看了一下报纸:《採风报》把这篇文章刊登在末版,放在一个叫作“百家爭鸣”的栏目里面。

周军看张启民读完文章,脸色和之前稍有不同,就说道:

“启民,你別当真,这些个评论家,就是没事干,鸡蛋里挑骨头,吹毛求疵……”

张启民闻言笑了:

“周军,我没当真,我只是惊嘆於这个作者的文笔非常老辣。”

周军看张启民恢復了常態,说道:

“那就好,你就当没看到过这样的文章,眼不见为净。”

张启民点头:“文学作品就是这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眾口难调。”

周军也点头,表示同意。

张启民注意到了文章的署名“闻新”。

他把报纸还给了周军。

周军接过报纸问道:“启民,你没事吧?”

“没事!”

张启民心里现在想的是:这篇文章,是不是在燕京的时候,舟倡义就已经读到过了,只是没有告诉自己?舟倡义对自己说的那些话,原来並不是空穴来风!

想到此,张启民不由得发出了一声感慨:舟老师!他完全可以把事情直接告诉张启民,但舟倡义没有,他在提醒张启民的同时,其实向张启民提出了更高、更强的要求!

见张启民不说话,周军问张启民:

“启民,县里的团拜会,你去参加吗?”

面对周军突兀的问题,张启民不知道怎么回答,自己都还没有收到通知!

他含糊地点了一下头。

周军见此,脸上涌上了喜色:

“到时候,我也去的,不过,我是工作人员……”

傍晚,张启民失眠了。

白天里,周军给他读的《採风报》內容在脑海里回放。

特別是第一点,我有质疑公职人员的办事能力了吗?

还有第三点,隱隱约约指向小说的创作思想和“时代的气息”背道而驰,到底什么是“时代气息”?

……怎么能这么解读一篇小说?

而第二点,则直接把矛头指向了《当代》,作为小说的责任编辑,舟倡义必定也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张启民脑海里,想起在燕京的那些天里,秦老每次看向自己的那种慈爱、宽容的眼神,突然之间,就放下了心来。

看来,无论是否重生,路,都不好走,须谨慎、谨慎、再谨慎……

特別是重生后的一切,文坛因为自己的横空出世而发生改变,从而引发了连带效应……

这些是自己未能预料且需要谨慎对待的。

而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將前面的努力付诸东流。

第二天,张启民来到文化馆。

他先来到的是馆长办公室,他把一盒从燕京带来的燕京点心匣子送给了馆长王淑兰。

王淑兰看著张启民放到办公桌上的点心匣子,发出了讚嘆:

“这么漂亮!启民,你出差就出差,还记得给我带礼物,你真的太客气了!”

张启民答道:“王馆长,这是应该的,我的写作很取得一点儿成绩,也有你的功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