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陆遥的笔跡(求月票,求推荐票)(2/2)

“哦?这么巧?”

“是啊,火车在济南站的时候,漠言上车后,正好和我面对面坐。”

舟倡义点了点头:

“启民,你不要羡慕那些已经取得成绩的作家,要坚持自我的认知,你的起步非常高,《河边的错误》拥有大量的读者,编辑部里还有你几十封读者来信,明天我拿给你!”

“好的……”

张启民以为,舟倡义会和他谈《白鹿原》,但舟倡义竟一直刻意迴避这个话题,自己就不好意思提出来了,至於发在《收穫》上的《大红灯笼高高掛》,张启民则根本不提了。

“启民,我就住你外面那院,你有事过来喊我,今天你累了一天了,今晚就早点休息吧。”

张启民心想,也好,到了燕京,那就一切听舟倡义的安排,必然不错的。

两人在楼梯口告別。

回到宿舍,张启民先给炉子里加了煤,让炉火烧得更旺些。

半夜里,屋子里倏然变得冷起来,张启民赶忙从床上爬起来,原来是火炉里的煤烧过了,就赶紧往火炉里添煤。等忙活好了这些,竟没了睡意。

张启民坐到书桌前,取出了书包里的稿纸。

他把大衣裹在身上,脑海里不由得一阵翻江倒海:自己这一路重生而来,已经克隆了三部中篇小说《河边的错误》、《大红灯笼高高掛》和《阳光灿烂的日子》;前两部已经在头部的华国国內头部杂誌上发表了,且收到了不菲的稿费。

第三部《阳光灿烂的日子》,似乎碰到了问题,至今还没有消息。

自己了很大精力復刻的《白鹿原》看似碰到了困难……事情,总不能就此止步不前了吧?

几个月前,自己决定走上文学这条路,曾告诫自己,寧做鸡头,不做凤尾……

经歷了一趟长达一千多公里的旅途,此刻张启民的脑海里出现的竟然不是文字,而是画面,前世看过的印象深刻的电影爭先恐后涌出脑海!

前一世,在城里工作后,张启民在电影院里曾经看过无数部电影,特別是美丽国的电影,当时带给他强烈的衝击,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更是老美那种天马行空的想像力。

大约在一九九七年的冬天,张启民看了一部美丽国的大片,离奇的情节至今都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当时,电影院里並没有放映这部电影,张启民是在县城的录像厅里看完的。

直到后来,华国开始全面开放好莱坞大片后,又过了许多年,张启民才在电影院里再次看到了这部熟悉的电影——《侏罗纪公园》。

而自华国开始引进好莱坞大片后数年间,张启民又在电影院观看了《终结者》,美丽国电影中超凡的想像力再次震撼了张启民。

从《终结者》的第一部开始,之后的每一部他都没有落下。眼见著银幕上的阿诺德·施瓦辛格从年轻逐渐人到中年,直到最后一部里,施瓦辛格出来的时候明显的老態。

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想到这里,张启民不再犹豫,铺开稿纸开始写了起来……

燕京的冬天真的非同南方小城瀧泉,天亮之前,张启民又给火炉加了两次煤饼。

当全身真正的疲乏涌上来的时候,张启民搁下了笔。

桌上的檯灯光线照著一摞稿纸,张启民突然发现就在桌子的角上,写著一行淡淡的字跡。仔细察看后,张启民认出是“在困难的日子里”几个字。

《在困难的日子里》是陆遥的一个中篇小说的题目,五年前发表在《当代》上面。当年,陆遥成名的小说大都是发表在《当代》杂誌上的。

此时此刻,陆遥应该已经写完了《平凡的世界》的后两部初稿了,他的身体出了问题,要顶著病痛和多方的困难,继续修改,並为它们的发表操心。

看著已经褪色的字跡,张启民心里產生了一股敬意,当年,陆遥来燕京改稿,极有可能睡的就是这屋。至少,用的就是这张书桌!错不了。

这么看来,“在困难的日子里”这几个字的笔跡,就是五年前陆遥的笔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