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必须要有所行动(1/2)
前一世,张启民在瀧泉图书馆听到《云林片玉笺谱》的故事时,最先的反应是:
不信!
台下的人都是把《云林片玉笺谱》被发现的传奇经歷当故事来听的。
那天,在台上作报告的人是儷市博物馆的一名文物知识科普的宣讲员。
他讲座的主题是有关文物普及的知识,在讲座过程中,插入了这个故事。
说者无意。
听者也无心。
张启民脑子里,只记住“七都”这个地名。
张启民后来上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搜索过一次“云林片玉笺谱”这几个字。结果,手机屏幕上跳出来有关《云林片玉笺谱》数条信息。
其中,有一条信息是过期的新闻。
新闻上说,申城市博物馆会同申城有名的朵云斋,对《云林片玉笺谱》进行影印,联合出版了宣纸线装仿本,在跨越六百年的时空隧道后,《云林片玉笺谱》终於与世人见面了……
张启民隨即点开《云林片玉笺谱》的图片,他看到了装帧精美的《云林片玉笺谱》现代仿品画册。
《云林片玉笺谱》影印本,彩色印刷,精工製作,力求还原原本之神韵。
《云林片玉笺谱》其影印宣纸线装本的价格为:每本五万元。
有价无市。
这么说来,《云林片玉笺谱》是真实存在的!!
那么,那个故事呢?
如果,宣讲员的故事是编出来的,或者是合成的,那么就当作故事听听也就罢了。
钱江省是华国的书画大省,作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隨便报出一串元明清的歷代书画家和他们的作品名也不足为奇。
但是。
如果,宣讲员的故事讲的是真人真事呢……真实到,连“七都”也是真的呢?!
即使是编,也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甚至细节编得完整、可信,而且,是在《云林片玉笺谱》已经被发现近三十年后讲这个故事,有特意去编的必要吗?
现在,张启民相信七都小镇上卖绣鞋的老太太家里有《云林片玉笺谱》原本这件事,至少有六成以上把握是真的。
这个看似天方夜谭的故事,在他看来,已经成了一条重要信息。
本来已经即將遗忘的信息,是那天作品研討会后,和陆迟陆老的谈话中提到了“七都”,勾起他的记忆。
后来,文学青年吴佚云的到来,偶然提到了她的家在七都,再次勾起了张启民的记忆。
现在,离作品研討会过去一个多月了,“七都”两字已经成了压在张启民心头的一块石头。
必须要有所行动。
前怕狼后怕虎,怎么行?
就当是外出游玩一趟,自己又没有什么损失。
此刻,张启民口袋还有一百五十多元,如果要出钱买的话,钱应该是够的。
张启民打算晚上养足精神,明天的目標:
七都镇!
然而,好事多磨。
夜里,下了一场雨,这是冬至前的第一场雨。
雨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早上。
临近中午的时候,雨停了。
天空开始放晴,张启民准备好隨身物品,骑上了自行车。
七都,离瀧泉县城有四十多里的路程,从瀧泉县城出发,一路西行,中间需横穿两个乡的地界,七都集镇位於其境內的西北方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