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小说月报》头条(2/2)

裤兜里揣著六十张簇新的五十元纸钞,张启民第一时间先去了一趟城里的信用社,先把钱存了。

三千元钱放在身上很不方便,同时也是出於安全考虑,虽然此时的瀧泉治安状况还是不错的。

此时,瀧泉的市场上,各种工业票据都快要取消了,就是粮票也快要退出歷史舞台了,按瀧泉市目前的物价,市场上最高档的牡丹是八块钱一条、大米三毛钱一斤、猪肉一元六毛钱一斤。

现在,张启民他身上,上一次《当代》发的稿费还没有用完,加上领的工资,开支是绰绰有余。

此刻,张启民终於开始有大把的时间在写作上了。

正如胡永军所说,除了领工资是不用去每天去文化馆上班的,即使有什么杂事,胡永军一个人也能够搞定。

张启民决定集中精力把手头的《白鹿原》往前继续推进。

望著桌上堆积的越来越高的小说稿,虽然身体很累,张启民却感到从未有过的满足感。

这是前一世自己起先只能在杂誌上看到,后来从到书店里买回来的书;这一世,却是诞生在自己的笔下!

这种奇妙的感觉真的无与伦比!

除了写作,白天里,他还去了几次图书馆。

他把自己的文学知识又恶补了一遍。

对於当下所处的时间段,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张启民又有了更加明確的认识。

一回到宿舍,张启民就开始拿起笔写作。

蒋兰舟自从那晚后,真的不在宿舍住了。

夜晚,万籟俱寂,张启民在伏案写作,听到楼外风吹动落叶的声音。

有几次他恍惚听到了高跟鞋的声音,有几次他听到了自行车的声音,但细听之下,都不是。

看来,蒋兰舟说的是真的!

真难忘啊……这一世第一个难忘的女人!

自我打扰了很多次之后,张启民决定不再去纠缠,专下心来。

《白鹿原》的书稿中,终於又迎来了一个主角儿——白灵!

纵观全书,田小娥的命运多舛,也最出彩。

但白灵却是另一个类型:

白灵从小接受新式教育,思想开放,敢爱敢当……白灵,就是白鹿原上的魂,就是《白鹿原》的魂!

有很多次,张启民想让白灵早一点出场,但尝试了几回,都没有成功。

牵一髮而动全身。

程忠实对《白鹿原》的结构布局和人物出场,竟不能出现一丝的改动!

我这是……现成的不用,何必自寻烦恼!

想到此,张启民不由得消解一笑。

许多个夜晚,他用钢笔在稿纸上写作,屋子里静得能听得见自己的心跳。

熬了几个通宵之后,《白鹿原》已经接近二十万字了!

他决定歇一歇。

然而写作的惯性,让他的思维异常活跃。

时间已经临近一九八七年末了,此刻,陌言的小说《红高粱》已经由张毅谋拍成了电影,不久就会在明年的柏林电影节上首映。

第一次当导演的张毅谋正是凭藉该片获得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红高粱》成为获得此奖的首部亚洲电影。

这是个电影导演读文学期刊的时代。

陌言的《红高粱》发表在《人民文学》1986年第3期上面,两年后,东大国国內颳起了一股《红高粱》旋风。

这个时候,张毅谋应该已经拍好电影了。

张启民拉回了思路:

自己还是需要两条腿走路才好,长篇和中篇小说同时、交叉进行,毕竟,中篇小说的发表周期快,稿费来得也快。

这一次,写哪一部中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