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中篇小说》的大礼(1/2)
牛皮纸信封上,“张启民”三个大字,被列印成了大號的印刷体字。
张启民盯著自己的名字看了片刻后,不禁一拍脑门。
他想起来了!
闽建省的《中篇小说》是一家选刊!
《中篇小说》杂誌上刊登的,都是同一月份发表在全东大国各家文学期刊上的、最受读者喜爱的中篇佳作。
东大国影响大的选刊还有燕京的《小说选刊》和津门的《小说月报》,都是选刊。燕京的《小说选刊》现在正在停刊,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復刊。
前一世闽建省的《中篇小说》,后来更名为了《中篇小说选刊》,因为转载及时,小说精挑细选,影响力很大。
这么说来,《河边的错误》是被《中篇小说》选载了?!
张启民心中有了主意,並不急著拆封,拿著信封回到办公室。
办公室內,胡永军正在读夏疏影的稿子,头都没抬,问道:
“把姑娘送走了?”
“送走了。”
“文章写得不错,不过不像是小说,倒像是散文,下一期《瀧泉文艺》上可以用。”
“那就好!祝贺胡编,又发现了一个作者!”
“文笔挺流畅的,这姑娘可以,人也长得漂亮,將来估计是个美女作家……”
胡永军开完玩笑,看到了张启民手上的信封,惊讶地说道:
“启民,你又有小说发表了?”
张启民笑了笑,说:
“没有,是之前《河边的错位》被转载了。”
“转载?什么叫转载?”
看胡永军真不懂,张启民就耐心地说道:
“《河边的错误》原发的刊物是燕京的《当代》杂誌,现在被闽建省的《中篇小说》转载了,就是再发表一次的意思。”
“再发表一次?这不是一稿多投……”
“这不算一稿多投,也不是我投的稿,是《中篇小说》向《当代》杂誌要的!”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胡永军恍然大悟。
张启民拆开了信封,果然,里面躺著两本崭新的最新一期《中篇小说》。
胡永军伸手拿一本过去,看了起来。
张启民在办公桌前坐下,开始翻看《中篇小说》:
目录中,《河边的错误》被排在第二篇。
按后面標出的页码翻过去,张启民看到了《河边的错误》前面还有一段“编者按语”。
“编者按语”的大致意思是,近期东大国发现了不少青年作家的小说新作,这些小说朝气蓬勃,想像力丰富,有別於以往的小说,特做了“青年作家新作”这个栏目。
而《河边的错误》是青年作家新作的代表,特做了转载。
张启民快速地读完“编者按语”,这个《中篇小说》真有意思,没有发表任何的评论,只是做了推荐,却也是作风特別。
不过,张启民关心的是稿费:
这《中篇小说》转载了我的小说,也应该向我发稿费的吧!
怎么没有稿费通知单呢?
不给作者发稿费总是不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