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作品研討会(1/2)
当晚,张启民在南山村的老家睡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张启民又回了城里。
隨后,临近中午的时候,他又背著鼓鼓囊囊的书包回到了南山村家中。
下午,是他走的最后一趟。
张启民背著装了最后几件青瓷的书包,直接来到了汽车站。
果然,张建涛就在车站出站口的地方候著。
“启民?怎么是你,你要回安仁吗?”
“是啊,建涛哥,这么巧,你还在等客人?”
“不等了!你不是来了吗,正好带你一起回家,来,上车!”
“那我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了!”
“启民,这是什么话!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对了,你那边还有活要我帮忙吗?”
坐在嘉陵的后面,张启民没料到张建涛会这么问。
他心中一动,嘴巴贴近正开车的张建涛耳边:
“建涛哥,上次我朋友托我们干的活出问题了,文保所那边说那些瓶瓶罐罐他们还有用,正在查都卖给了谁……”
“啊?这可怎么办好?”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你回去把那个钵藏好了,可別再拿出来做香炉;还有,没事你別到锦绣街去送客……”
“好好好!我知道了,我爸还想把那香炉供灶台上呢,我一到家就去藏起来……”
这一批青瓷,张启民共分了四次次,背回了安仁乡南山村的老家。
回城的第一天,张启民决定还是去文化馆上班。
办公室里很安静,一个人正好可以写作。
这些天,胡永军一改往日的习惯,也变得开始每天到馆里上班了。
他的办公桌桌面上,堆了一大堆从图书馆搬来的旧杂誌。
他不无焦虑地对张启民说:
“看来,8月底《瀧泉文艺》出不来了!”
看著胡永军悲哀的表情,张启民问道:
“为什么?”
“事情太多了,一本杂誌要拿得出手,有很多活还没干,现在內部刊號有了,你的小说稿也有了,其他什么都还没有。”
张启民之前了解到,胡永军去省城的原因就是为了申请《瀧泉文艺》內部刊號的事情,虽然是內刊,也需要有关部门的批文。
“现在还缺什么?”
“太多了,封面设计最重要,还有封二、封三、封底的內容,最重要的是里面的內容还缺很多,除小说外,还需要散文至少十篇,诗歌最起码三页,如果有评论文章、民歌这些,这些都要……”
张启民闻言,皱了皱眉,问道:
“《瀧泉文艺》有没有发徵稿启事?”
“发是发了,但没几乎没反应,就收到了一份来稿,是南屏乡的一个老头写的,写了两首七言绝句。”
“是这样啊……”
张启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现在都已经十七號了,稿子包括你的小说,只有两篇,等稿子收齐了,还要编辑、排版、校对,送到印刷厂还要一个星期,我估计八月底出来有难度。”
“胡编,你看,能不能到学校去徵稿?”
“让学校的老师写?”
“不,到县里的两所高中去徵稿,据我所知,高中里面都有文学社,可以让文学社的老师发动学生写稿子。”
“你这个主意不错!”
胡永军眼睛一亮,顿时来劲了:
“让他们老师先把把关,把最好的稿子给我们……太好了,启民,还是你的脑子好使,思路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