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巨鹿路675號(1/2)

张启民看著小蒋的背影消失在文化馆门厅內,他又吸了一支烟。

当嘴巴里有股苦味传来时,他抬脚回到了办公室。

胡永军还在埋头读《大红灯笼高高掛》。

又过了一会儿,张启民都喝完两杯茶的功夫了,胡永军终於读完了《大红灯笼高高掛》。

等读完小说最后一页,胡永军竟久久没有说话。

然后,他从桌上的香菸盒子里抽出两支烟,一支递给了张启民,一支自己叼在自己嘴上。

张启民赶忙上前点火。

胡永军猛吸了一口烟,隨著烟雾从嘴里吐出,他一脸凝重,用极重的语气说道:

“启民,你记住,將来,无论发生什么事,你一定要好好把小说写下去!”

张启民看胡永军一脸严肃,遂也一脸严肃:

“胡编,我记住了。”

胡永军似突然想起了一件事,疾速弯腰,在办公桌的抽屉里翻找了一阵子,之后手里多出了一张名片来,他手里捏著名片,对张启民说:

“这张名片是县新视界印刷厂的王经理,我们的《瀧泉文艺》以后就是在他家印刷厂印的。”

张启民点了点头,等著胡永军的下文。

胡永军显然已经提前考虑了很多问题:

“你今天,拿著这张名片,跑一趟新视界印刷厂,把你这部小说先叫那边的打字员列印好,后面的稿子到时候一起拿过去,恐怕来不及。”

“好的!”

胡永军还不放心:

“我这边事多,本来应该我陪你一起去的,你一个人行不行?”

张启民闻言笑了:

“怎么不行?胡编你忙自己的事,我一个人去够了!”

“好,那就你一个人去,锻炼一下也好!”

张启民愉快地接过名片,把小说稿装到书包里,出了门。

1987年,在瀧泉城里,电脑还是个稀罕物,只有县政府、统计局、银行引进了屈指可数的几台286。“新视界”印刷厂新进了一台,据说了两万多元。

张启民按著名片上的地址,一路来到“新视界”印刷厂。

他在远处观察了一下,然后直接走进了印刷厂大门一旁的印刷厂店门。

“我找王永初经理,我是文化馆的张启民。”

屋內,一张堆满各种资料、封面校样的办公桌后面,一个正站著低头看资料的中年妇女抬起头来。

“王经理不在,你是文化馆的张老师吧,刚才你们馆里的胡老师来过电话了,有事跟我说吧!”

张启民这才知道,自己走后,胡永军还是不放心,给印刷厂打了电话,不由得在心里感嘆了一声。

张启民向中年妇女表明了来意。

中年夫妇立刻转身,朝屋子里面喊了一声:

“小张!”

一声清脆的应答从里屋传来:

“来了!”

隨后,张启民看到,一个剪了一头齐耳短髮、面色平静的女孩快步走了出来。

妇女对女孩说道:

“这是县文化馆的张老师,你把手里的活先停一停,先上张老师的稿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