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机缘巧合?(1/2)
第二天一早,张启民来到瀧泉县文化馆。
他是搭乘了村里在城里跑“摩的”的张建涛的摩托来的。
张建涛是村里张福强的儿子,说起来,张福强和张启民的爷爷同辈,论资排辈,张启民还得叫张建涛“叔”,但打小时候起,张启民都叫“建涛哥”。
张建涛比张启民大三岁,初中没毕业就不读了,总喜欢在山外面跑,脑子还算活络,他家里掏空家底,为他买了辆嘉陵70,他每天早出晚归在瀧泉县汽车站接客。
张建涛属於最早一批从村里出去“做生意”的人。
张启民坐在张建涛的摩托车后座上,背著读高中时的书包,书包里装著昨晚上写的《河边的错误》。
张启民本想叫张建涛把自己送到汽车站就可以了,这样一来,他省去了从家里到安仁乡路上的时间。
“建涛哥,你在汽车站把我放下就行!”
“这哪儿行,你到哪儿我就送你到哪儿,这会儿汽车站还没有生意,不打紧。”
张启民看自己拗不过张建涛,就告诉了他自己要去的是瀧泉县文化馆。
张建涛的嘉陵排气管似乎出了点小问题,一路轰鸣。
最终,在掛著“瀧泉县文化馆”的牌子下停了下来。
张启民和张建涛约好,晚上五点在汽车站门前匯合,一起回南山村。
如果超过五点,张启民还没有出现在汽车站,张建涛就不必等他了。
目送著张建涛的嘉陵离开,张启民转身进了文化馆的大门。
文化馆大门里面,各间办公室的门都紧闭著,看来自己是来早了。
人家都还没来上班!
自己是不是急了一点?
张启民看到掛著“《瀧泉文艺》编辑部”的牌子下,有两级台阶,就挑了上面一级,坐下身,拿出自己的昨晚上写的《河边的错误》小说稿。
確定无疑,《河边的错误》將是先锋文学又一代表作。
正低头想著时,一个人影从外面的大门匆匆跑进了文化馆小院,往门厅方向快步而来。
张启民一看,不是別人,正是胡永军。
胡永军也认出了张启民,脸上顿时充满了惊讶:
“你,怎么在这儿坐著?”
张启民不慌不忙站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尘,回答道:
“胡总编,我是昨天来过的张启民。”
胡永军看到张启民手里还捏一沓书稿,笑了:
“我知道你是张启民,怎么,你的小说写好了?”
“是的,胡总编,我今天是专程来送稿子的。”
胡永军皱了皱眉,说道:
“稿子的事情不急,我是回来取东西的,启民,你今天还有其他事吗?”
张启民听了一时不解,回答道:
“没有。”
胡永军闻言却大喜,说道:
“没其他事就好!你等会儿跟我一起出发,陪燕京来的大编辑一起去一趟仙都!”
“……”
张启民一愣,但他很快就猜到了接下来要发生的事。
有这样好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