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高考落榜(1/2)

张启民做了一个很长的梦。

在梦里,有鲜,有掌声,有鐫刻著他头像的闪闪发光的金质奖章。

“下面,有请张启民先生上台领奖!”

“next, please welcoe on stage to receive the award.”

隨著两声清脆的中、英文声音同步响起,四周围掌声雷动。

张启民想起身,却发现头晕得厉害,浑身难受,无法动弹。

……

“嘭”的一声。

一阵剧烈的头痛传来,將他从梦中惊醒。

这是哪里?

隨著身体从床上滚落,张启民摸了摸被撞疼的脑袋,睁开眼,发现四周围朦朧的景象既陌生又熟悉。

难道,我真的重生了?

眼前,是一间普通的农家小屋,窗口的书桌上,摆放著自己读高中时期的书包,旁边有一张窄窄的纸条,上面记录著自己高考六门功课的分数。

和自己十八岁那年,高考落榜后回家后的情景一模一样!

看来,世上真有重生这回事!

这么说来,今天是1987年7月30日!

昨天,1987年7月29日,对於张启民来说是个毕生难忘的日子。

高考成绩出来了,张启民考了473分。

钱江省今年的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1分,张启民只差了8分,他落榜了!

原本,高考一结束,他就带著铺盖卷回到了乡下,在家里待了二十天后,最后一次去母校,本以为会得到喜讯的他,却被残酷的现实扇了一记重重的耳光。

他已经忘了自己是怎么从瀧泉县第一高级中学的教务处出来的。

他走出度过了苦读三年的母校大门,上了大街,又来到汽车站,买了开往下面安仁乡的城乡公交车票,再从安仁乡集镇走十多里的山路,回到位於南山村的家中。

前一世,得知了张启民的高考分数后,一家人都情绪低落,唉声嘆气。

高考落榜的当天夜里,他躺在老家小屋的竹床上,一夜无眠。

摆在张启民面前的有三条路可走:

一是参加復读,一年后再次参加高考;

二是在安仁乡下面的乡镇企业里找一份工作,以自己高中生的水平,似可以找到一份不用付出很大体力的工作;

三是留在家里务农,和家人一起,起早贪黑上山侍弄家里的十八亩茶园。

第一条路,显然是上策,因为毕竟他今年的高考总分只离录取分数仅8分,但是高復一年,家里就还要为他付出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而且结果也不明朗。

第二条路,是中策,是很多高考落榜生的选择。

第三条路,显然是下策,选择面朝黄土背朝天过一辈子,是安於现状,是向命运妥协。

前一世,张启民选择了走第二条路。

他和几个同时落榜的同学一起,在瀧泉县城里的无线电厂找到了一份合同工的工作,几年后,他的同学都先后结婚生子组建家庭,日子过得说不上红火,却也不差强人意。

而张启民却一直单身。

在城里的无线电厂工作后,后来张启民又经歷了下岗、待业、再就业等一番折腾,前一世,张启民一直觉得是自己的落榜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他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很少回家的他一直窝在县城里,印象最深的两次回乡,分別是参加爷爷和奶奶的葬礼。

他唯一的爱好是文学,每个月上班之余,都会到报刊亭买几期文学杂誌看,没事到图书馆借几本名著读……

张启民永远记得,自己高考落榜的原因只有一个:偏科!

都是偏科害的,要不然自己也不会落榜。

严重的偏科,从而拉低了总分,问题主要出在数学。

而150分的语文卷子,自己竟考出了138分的高分!前一世,写文章一直是自己的拿手绝活,可惜高考落榜后的几十年里,竟再也没有拿起过笔。

……

此刻,重生的张启民从地上慢慢爬了起来。

而窗外的天色早已经大亮。

他强压住重生带来的激动,推开小屋的窗户,在窗口大口地呼吸著新鲜空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