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曙光號空间初步改造(2/2)
目前中层外围是高度为4米宽1米的墙体,內部只使用了一半的空间。
內部一共就5栋低矮建筑,一栋负责生產食物的种植区,另外四栋用於居住。
两门105火炮与遥控武器站均安装在曙光號正前方的墙体上。
即便是如此简陋的改造,陈锋还额外了400生存点补充部分资源与设施。
而且由於体型的增大,重量也是大幅增加。
原本表现不错的2台allison 250-c20涡轴发动机不得不超负荷运行,也只是勉强带动曙光號前行,速度只有原来的一半。
这大大缩短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必须在这两台罢工前升级动力源。
而如今那半开放式的结构,也使得曙光號的防御力不如升级前,对武器系统的升级同样迫切。
哪哪都需要生存点。
好在是昨天,手环上突然多出一笔转帐,上次任务的分红到帐了,足足有600南詔学院积分。
这就给大大缓解了陈锋的压力,让他有本钱去提升人口。
……
来到停靠区,这里不再像前几天那样空无一人,但也非常冷清,只有孤零零的几座。
看来封锁的影响还没有散去。
先是在手环上兑换好需要的枪械,陈锋又马不停蹄前去自由贸易区换取净土幣,购买奴隶、粮食、弹药燃料以及生活医疗用品。
他打算將曙光號的人口提升到200人,而新建成的种植区目前只能提供100人的生活所需,其余新种植的还要一两个月才能產出。
隨著赵嵐、赵苏晚母女和两位养女,检查完最后一批新成员,並交给池若飞管理。
陈锋这才有时间閒下来,与幽商討这新加入的134人的军事安排。
“我想將战斗人员扩充到150人,並对他们进行更正规的管理。”
上一次增加战斗人员时,陈锋就向幽表示过希望能以正规军形式,来训练管理他们。
但那时即便是老队员也就训练了一个月,也没有真正参与过成规模的战斗。
需要大量的时间去训练他们,幽一个人根本做不到。
而如今,陈锋手下已经有66名经歷过战火洗礼的队员,有他们的带领幽的任务就没那么重了。
因此,陈锋再次提出这个要求。
“可以,这群小伙子们成长的很快,军事素养完全没有问题。”
幽准备完全按照之前部队的规格,將这150人组成一个连队,由刀疤男刘力担任连长。
下属5个排15个班,排长与连长从原战斗队中挑选。
每个班4个老人带6名新人,这样很快就能形成合格的战斗力。
……
面对两项需要儘快升级的项目,改造才进行一半的曙光號,这期间曙光號如何安全的生存。
这三大难题一直縈绕在他脑海,让他有种回到刚出刚逃离老池镇的感觉。
关关难过关关过,一个个来唄。
彻底閒下来的陈锋,躺在床上翻看著手环,寻找適合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