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报復!(2/2)
“李福禄等人没辱没锦衣卫威名,当场人赃並获!”
“接著便是审讯。”
“按规矩分开拷问,最终供词一致——幕后主使与胡太师有仇。”
“在苏州就已盯上您,不料您突然离开。”
“原计划杀害锦衣卫后绑架您家眷,引您现身。”
“可惜,功亏一簣!”
说到这里,毛驤面露得色。
此事处置得当,锦衣卫功大於过,堪称漂亮。
李福禄平日虽庸碌,本事却未荒废,所带部下亦非庸手。
总算保住了锦衣卫的顏面。
“至於幕后仇家,李福禄也盘问过。”
“水匪只是收钱办事,只知对方曾是李善长亲戚。”
“不知为何將胡太师视作仇敌。”
“最终闹出这场风波。”
胡大老爷闻言,笑容尽敛。
“李善长?”
“呵,倒是出人意料!”
“人都死了,竟冒出个仇家?”
“莫说他的亲戚,就算李善长復生,也不该记恨於我吧?”
“怎么?”
“被陛下处决却不敢怨懟,反倒觉得咱好欺负?”
毛驤听罢亦觉荒唐。
作为知情人,他比谁都清楚其中蹊蹺。
说到底,李善长最终还是栽在洪武皇帝手里。
李善长確实有自取灭亡之处,但致他於死地的並非胡大老爷。
谁知突然冒出一个李善长的亲戚,竟把胡大老爷当作仇敌。
不光胡大老爷觉得荒谬,毛驤又何尝不感到荒唐?
既然查明幕后之人身份,事情便进入下一阶段。
报復!
胡大老爷这人性子睚眥必报,別人骂他一句,他非得当场踹回去。
心眼比针尖还小。
如今竟被人欺到头上,若不狠狠回敬一番——
他怕是连觉都睡不安稳!
胡大老爷点点头,拍了拍毛驤的肩膀:“这次算我欠你个人情!”
“不多说了,我得赶紧安排报仇!”
毛驤见状急忙拽住他:“哎哎,胡太师!胡爷!”
“您別急啊!”
“哪有您这样的?”
“用人时笑脸相迎,用完就甩?”
“您刚从我这儿拿了消息,转头就要私下解决,那我锦衣卫的脸往哪儿搁?”
胡大老爷停下脚步,不耐地瞥他一眼:“那你想怎样?”
“总不能只是来通知我一声吧?”
毛驤眯眼一笑,凑近低声道:“胡爷,我明白您急著出气,其实我也一样。”
“但这案子锦衣卫必须插手!”
“他们劫的是锦衣卫保护的船,抓人的也是锦衣卫。”
“若锦衣卫毫无表示,往后还如何在江湖立足?”
“不如这样——我將所有情报给您,您派人同我锦衣卫联手行动。”
“两家合作更有好处!”
“锦衣卫有权缉拿匪盗,剿匪时『误杀』几个反抗的,也算合情合理吧?”
“面上不就遮掩过去了?”
胡大老爷盯著毛驤看了半晌,直看得他心里发虚。
就在毛驤快绷不住时,胡大老爷终於咂嘴道:“毛驤啊,你在锦衣卫真是屈才了!”
“就你这脑子,该去朝堂搅弄风云才对!”
“看看你办的这事,人情记在我头上,我的人也派了,最后锦衣卫的顏面保住了,还白捞我们一个人情。”
“里里外外算下来,別人都在吃亏,就你赚翻天啦!”
“厉害!”
望著胡大老爷伸到眼前那高高翘起的大拇指。
毛驤原想谦虚几句的,可不知怎么回事。
这嘴角啊,怎么也收不住!
到最后实在忍不住了,索性放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胡爷,这可不怪我,谁让咱们占著理呢!”
“再说了,归根结底这本就是锦衣卫分內之事!”
虽然毛驤这副得意忘形的模样实在欠揍。
但胡大老爷不得不承认,这话確实在理。
这事本该由锦衣卫来办。
自己不过是想出口恶气罢了。
虽说胡大老爷自认不在乎会不会被人知晓。
可若由锦衣卫出面扛下此事,自然更为妥当。
既然毛驤提起这茬,胡大老爷索性也不急了。
他还有个疑惑未解。
胡大老爷一屁股坐下,盯著对面的毛驤纳闷道:
“,有件事你给我分析分析!”
“直到刚才要走时,我都没想明白。”
“李善长那亲戚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怎么就把我当眼中钉了?”
“我前思后想,无论李善长生前死后,我跟他都没过节啊!”
“活著时我没害他,死后也没踩他一脚。”
“这仇,到底从何而来?”
这问题在胡大老爷心里憋了许久。
他本打算亲自带人去找那个“仇家“问个明白。
如今既然毛驤接手了,自己也无需跑这一趟,乾脆直接问个清楚。
毛驤闻言苦笑道:
“胡爷,实不相瞒,我刚得信就派人查过了。”
“您知道的,这本就是锦衣卫的老本行。”
“突然冒出个李善长的亲戚,还说跟您有仇,我能不查个水落石出?”
“这事皇上迟早要过问,若查不明白,倒霉的还是我。”
“可苏州那边飞鸽传书的结果,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那人確实是李善长亲外甥。”
“以前没少受李善长照拂,只是藏得深,当初查办李案时我都不知道这號人物。”
“谁知这小子自己跳出来了。”
“至於他为何视您为仇人?原因简单得很!”
“他认定你见死不救,任由李善长送命,因此你就是他的仇敌!“
“什么?“
胡老爷闻言猛地站起,满脸震惊。
毛驤无奈地摊开手:“胡爷,千真万確!苏州千户所虽未直接拿人,但已查明此人多次向他人宣扬此事。“
胡老爷冷笑著坐回椅中,抱臂讥讽道:“好啊!我还当自己何时造了孽,原来仇是这么结的。既然他认定了仇,那我胡惟庸便当一回真仇人!“
“胡义,取银钱去找徐达,调几名好手协同锦衣卫赴苏州。“他眼中寒光一闪,“这仇若不做得彻底些,倒辜负了他这番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