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我这人极懒(1/2)
“何事?”
“我的马车不在,搭你的车有何不可?”
此事需谨慎行事。
提升生產力,需增加人手,拓宽市场。
言罢,他在楚依依身上轻捏一把,大笑离去。
赚钱需靠优质產品;
大量生產则需进一步提升生產力;
比例、地理位置至关重要。
胡大老爷进屋行礼后,立即掏出“番邦献礼地图”。
“陛下,请看此图!”
欧洲人的生死,何须多虑。
楚依依见手中银票,惊愕不已。
远超眾人!
胡大老爷愈发觉得此法甚妙!
但从人类发展史或欧洲各国角度看,此法极不道德。
歷经一日一夜,胡大老爷终於对眼前的羊皮纸地图满意点头。
“若能將此图研究透彻,日后乐趣无穷!”
需將此事“嫁祸”於异邦人。
“老爷我给的,你就收好!”
“依依,真不愧是你!”
胡老爷如此行事,他却一声不吭。
谁敢与胡老爷比圣上的宠爱?真是笑话。
眾人恭恭敬敬地將胡老爷送回,他离开时还得满脸堆笑与人寒暄。
“夫君若还在为织机之事烦恼,妾身愿往市集打听一二。”
宋利被朱元璋这话问得一怔,隨即苦笑回答。
此刻,朱元璋正在谨身殿翻阅书籍,隨后大笑起来。
刚推开门,便见眾人期盼地望著自己。
此事若处理不当,恐会闹出人命。
“这都是爷赏你的!”
若要此时回想,实在费力。
说到底,工业的兴起,实则源於资本家对利润的渴求。
“惟庸,这是何物?”
“此乃地图?”
(本章完)
“不错,正是地图!”
“只是以往的地图多局限於一地,顶多也就一国范围。”
“那些番邦心怀不轨,总覬覦他国的土地、人口,於是偷偷绘製了这幅世界地图。”
“臣也是机缘巧合,从番邦手中得到此图。”
“故而,连忙前来献给陛下!”
胡老爷急忙解释地图的来歷。
毕竟,能否立功暂且不论,至少不能给自己招来祸端。
朱元璋对胡老爷的说法颇感兴趣,尤其是关於番邦因覬覦他国土地、人口而绘製地图之事。
在他看来,这再正常不过。
若换作他,他也会这么做!
“这是何物?”
“整个世界的地图?”
“咱大明竟如此之小?”
“惟庸,你確定没弄错?”
朱元璋凝视著桌上的地图,一眼便寻到了大明所在。
然而,隨著他细细端详,眉头渐渐紧锁。
大明怎会如此渺小?
其他国家,领土竟如此广阔?
胡惟庸见朱元璋如此反应,嘴角上扬。
这正是他所期望的。
你若不心动,我如何继续?
胡惟庸指向地图上万里之外的“奥斯曼帝国”区域。
“您看此处,乃奥斯曼帝国!”
“此地及其周边诸国,皆为政教合一之国。”
“那国君,犹如咱们的皇帝,还需引领民眾信奉宗教!”
“此地图乃我从一商人手中所得,且已將详情探明。”
“只是当时询问时,手段过激,不慎將其杀害。”
“但与其他情报相比对,並无出入。”
胡惟庸坦然承认了自己的“草菅人命”。
然而,朱元璋却置若罔闻,此刻他满心皆是地图。
区区一个外邦商人,何足掛齿。
况且,胡惟庸此举乃为情报,而非私慾。
有何不妥?
歷经战乱的朱元璋,所见所用之狠辣手段,远胜於此。
“罢了,杀了便杀了,无足轻重。”
“来来来,惟庸,与咱细说一二。”
“咱竟不知,大明周边还有如此多国家!”
“他们都拥有什么?”
朱元璋一问,胡惟庸心中暗喜,心想还是你懂,老朱。
“哈哈,陛下,您看此处,还有这里……”
胡惟庸意在激发朱元璋的好奇心,若不如此,怎能继续引他入胜呢?
於是,胡惟庸兴致盎然地谈论起来,各国情况娓娓道来。
他並不拘泥於那些朝臣常说的数据、兵马之类,而是另闢蹊径。
在他眼中,即便是商人,也未必清楚那些细节。
比起那些,他更愿意聊聊各国的財富与特產。
对於朱元璋这样的皇帝,邻国囤粮,他便要囤枪。
邻居有粮,咱家岂能缺枪?
难道咱家的枪只是摆设?
这可是咱的!
咱的!
都是咱的!
而且,这种说法別有一番趣味。
朱元璋听得津津有味,胡惟庸也讲得畅快淋漓。
待介绍完各国后,胡惟庸指著地图道:
“陛下,依臣推算,至少百年內,我们必將遥遥领先!”
“这都是陛下英明领导的结果啊!”
“哈哈哈哈哈,惟庸,你这话说得,哈哈哈……”
朱元璋难得被胡惟庸恭维,得意非凡。
但笑著笑著,他忽然觉得不对劲。
咦?
百年?
怎么才百年?
“惟庸,你是如何推算的?”
“大明怎就及不上他们,不过百年光景?”
朱元璋何其傲骨,岂容大明落於人后?
有疑问,即刻便问!
胡大老爷心中暗喜,面上却不动声色。
“陛下,您细观此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