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大概率又去寻欢作乐了(1/2)
马皇后见朱元璋刻意討好,终是忍俊不禁,笑出声来。轻拍他几下后,感慨道:
“重八,別怪孩子们掛念惟庸。
“就说我,幼时也曾读书,受夫子教导。
“入宫后,也从先生那里偷学了不少。
“但那些加起来,也不及惟庸所授之实在。
“惟庸传授的,是真本事!
“孩子们不傻,自然明白跟谁学更有益。
“所以,为了宫里的孩子,你也得去一趟。”
朱元璋苦笑点头,心中早已决定,只是碍於面子,想让妹妹劝劝。岂料被妹妹说得仿佛非去不可。
罢了!去就去!
儿女皆是牵掛。
朱元璋行事果断,有空便更衣出宫。
不久,便至胡府。通报后,胡义先迎。
但见安庆公主与胡仁彬匆匆赶来,朱元璋略显尷尬。
“安庆,仁彬,你们父亲何在?”
胡仁彬望向朱元璋,深嘆一口气,心中对父亲的不满如潮水般涌来。
他对父亲在外安置的外室位置一无所知,但隱约能猜到,父亲大概率又去寻欢作乐了。
即便是享乐,也该留个线索,让人能找到他啊!如今皇帝驾临,他们却不知所措。
总不能跟皇帝岳父隨意閒聊吧!这种事,他从未经歷过。
朱元璋简单一句询问,让胡仁彬夫妇一时语塞。安庆公主一脸茫然,而胡仁彬则是满心烦躁。
安庆公主初来乍到,对公公的性情尚不了解。但胡仁彬深知,父亲定是家中无聊,又外出找乐子了。
这话他怎敢说出?看著朱元璋越来越凝重的表情,他勉强开口:“陛下,家父此次外出並未告知臣详情。”“臣猜测,他可能外出访医求治了。”“但这仅是臣的猜测,不敢確定。”“毕竟,臣也已许久未见家父了。”
朱元璋看著紧张的胡仁彬,无奈地摇摇头。本想责备几句,但看到一旁的女儿,心又软了下来。
罢了!这小子在父亲面前恐怕连大气都不敢喘。看来,他是真不知道胡惟庸的去向了。
唉,今日此行怕是要徒劳无功了!
对於胡仁彬提及其父外出“寻觅良医”之说,朱元璋全然不当回事。
据锦衣卫密报,胡大老爷不过是受了点微不足道的扭伤。
更甚者,多半时候此乃装病之举。
以朱元璋对胡大老爷的了解,他若真受了伤,定会臥床不起。
原因无他,畏死罢了!
而今他能如此逍遥自在地四处閒逛,显然並无大碍。
想到自家孩子因胡大老爷缺席授课而哭闹,而胡大老爷却逍遥自在,朱元璋只觉头痛欲裂。
真是不讲规矩!
君臣之间连这点默契都没有了吗?
如此忌讳於我?
哼!
朱元璋一番气恼后,终是自我宽慰起来。
不宽慰又能如何?
毕竟胡大老爷不在眼前,眼前只有他疼爱的闺女与那稍显碍眼的女婿。
总不能朝这小两口发火吧。
於是,既来之则安之,乾脆让二人引路,逛逛这胡府。
不然此行岂不枉然?
再者,朱元璋心中確有好奇。
胡大老爷平日里在这府中真就那么快活?
究竟备下了多少乐子等我?
既已至此,何不细细探查?
闻听朱元璋此言,胡仁彬与安庆公主並未觉得有何不妥。
胡仁彬更是一脸坦然!
因胡大老爷早年间,甚至在小月儿入宫前,就已吩咐过他:
“若陛下驾临,儘管让他看个够,咱家没什么不能见人的!”
胡仁彬对那句话记忆犹新,它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他们首先来到了后方的小园。
朱元璋望著池塘,满心好奇地问胡仁彬:“仁彬,这便是你父亲常来钓鱼之处?”
“我听说他有时甚至能钓上一整天?”
胡仁彬確认道:“是的,家父在天气宜人时,最喜欢在此垂钓。”
朱元璋环顾四周,只见绿树环绕,清风拂面,池塘中荷叶摇曳。
与他的居所相比,这里虽简陋许多,却也別有一番舒適之感。
想到胡大老爷拿著俸禄却在此悠閒钓鱼,朱元璋脸色一沉,心生不悦。
他越看越气,决定不再多看。
离开园后,他们漫步至后院的正房,那是胡大老爷日常起居之处,书房、臥室皆设於此。
一听是书房,朱元璋兴趣大增。
他並非担心胡大老爷藏有反书,只是纯粹好奇。
这个年纪的男子,书房里总有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胡大老爷的书房里又藏著什么呢?
朱元璋想看,胡仁彬自然不能拒绝。
他进出书房多次,从未觉得有何不可示人之处。
然而,当他推开门时,却愣住了。
“嘿,这书房还挺宽敞!”
朱元璋毫不客气,径直走了进去。
踏入屋內,朱元璋不禁惊呼出声。
胡大老爷竟悄无声息地將书房两侧房间的墙壁拆除,使得外观仅似一间书房,內里实则宽敞三倍。
这广阔的书房內,摆放著诸多朱元璋与胡仁彬皆不熟悉之物。
朱元璋径直走向最显眼的书桌,坐上了胡大老爷平日的座位。
桌上散落著一摞与市面上截然不同的书籍,显得杂乱无章。
他隨手拾起一本,顿觉异样。
“咦,此书怎如此规整?”
“这纸张,似乎也非同寻常!”
作为大明开国君主,朱元璋阅歷丰富,但此刻对胡大老爷这里的书籍產生了浓厚兴趣。
他逐一翻阅,每本书的纸张皆相同,令他愈发好奇。
翻开其中一本,竟是《三国演义》。
故事他早已熟知,但如此精美印刷的版本,却是首次得见。
若是胡大老爷知晓此情此景,恐怕会惊恐万分。
早些时候,桌上还放著另一本禁书。
这些书籍,皆是系统所赐,胡大老爷未曾重视,仅作为日常消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