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天哪,还有这样的制度!(2/2)

听著听著,他越写越激动。

天哪,还有这样的制度!

这简直是太好了!光是想到这一点就能让自己和胖儿子轻鬆许多。

表面上看,这只是多了个內阁预审的步骤,但实际上,內阁会根据奏摺內容將事情分成轻重缓急几类。

这样一来,朱元璋就不必再眉毛鬍子一把抓了。

而且,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建议,却能大大减轻他的负担。

很多事情他独自思考时,往往需要费尽心机才能想出办法。

可一旦有人给出一点提示或建议,对他而言就如同抓住了一根线头,顺著这条线就能轻易找到解决之道。

这样的结果让他十分满意。

其次,这件事对朱元璋来说最大的益处在於权力的分配。

虽然马皇后没有將胡大老爷关於阁臣安排的所有想法都告诉朱元璋,但朱元璋怎会猜不到?

所有阁臣均为四品官职,各自分管不同的事务。

对上,他们只有建议权,只能呈递条陈,无法做出最终决定;

对下,他们只有监督权,只能上传下达,不能干预六部及地方的正常运作。

这样一来,除非后代子孙一时衝动完全放权,否则按照这种方式运转,绝不会出现权臣独大的局面。

毕竟,朱元璋比马皇后更清楚这些朝臣的底细。

当然,內阁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威望极高的阁臣,其他人会向他们请教。

但谁愿意头顶再加一个能说会道的长辈?

大家都是四品官,谁又能真正高出谁太多?

因此,不管阁臣入阁前关係如何,入阁后都会立刻树立自己的旗帜,彰显个**威。

这些朝臣在意的不就是这点吗?

朱元璋越想越觉得这件事可行。

他真心认为,有了这样一个內阁,自己往后的生活可以轻鬆许多,虽谈不上完全无忧,但也轻鬆不少。

想到未来的安逸生活,朱元璋也不禁鬆了一口气。

这段时间真是把他累坏了。

光明就在眼前,朱元璋心情放鬆,笑著握住马皇后的手说:

“还是我妹妹最懂我!”

“看看標儿那孩子,只知道埋头干活,也没想个法子让我轻鬆点。

“哈哈,我这辈子最骄傲的就是娶了你!”

马皇后闻言一笑,轻轻推了推朱元璋:

“你又拿这话哄我!”

“怎么能怪標儿?”

“標儿都被你累坏了,连小月儿都来向我诉苦好几次了!”

“这事还得感谢惟庸,不然你还不知道要把儿子累成什么样!”

朱元璋听后点头笑道:

“我对胡大老爷的才华从不怀疑。

“也只有他那样的脑子,才能想出这么出色的主意。

不仅让自己免受劳累之苦,还让朝堂上其他人无话可说。

毕竟,这多了一个值得期待的助力。

()

------------

提到胡惟庸,朱元璋不禁感嘆。

他挥退眾人,只留宋利在一旁伺候。

看著马皇后低声说道:

“妹子,惟庸確实有才,但也很懒。

“这次他提出这个主意,一是因为你出面,他给面子。

“但他地位特殊,声望很高。

“毛驤帮忙查看过,他在教坊司的生活愜意得很。

这样的身份和能力,谁能不感到压力?

“你知道吗?他第一天当差就敢请假,回家玩乐去了!”

马皇后听后並未附和,反而白了朱元璋一眼。

如今李善长、杨宪、汪广洋等几个丞相都不在了,胡大人便成了文臣中首屈一指的人物。

再加上胡馨月已经是东宫太子妃,他与朱家也算是亲家了。

“这种话,现在也只有他敢说!”

“胡惟庸这个人,有才华却懒散,不过跟我们的关係一直很好。

想到这里,朱元璋苦笑著握了握马皇后的手。

“罢了,我们原本希望你们父子轻鬆些,看来胡惟庸短时间內是靠不住了。

“下午別人还在忙碌,他已经溜了。

“你这性格,难道自己不清楚?”

“这事又能怪谁?”

“朱重八,你现在倒是有本事了?”

“他现在只想著享乐。

本来以为这只是权宜之计,没想到竟成了国策,这让朱元璋有些犹豫。

“思来想去,我们决定不再勉强了。

仅仅三天后,在朝会上,朱元璋正式宣布了这件事。

“你说像这样的人,即使我们不顾忌什么避讳,將他留在內阁,他能同意吗?”

马皇后没有多言。

“其他人都怕你如老鼠见猫,还敢骂你?恐怕连重话都不敢说吧。

“他根本不在乎我们是否会罢免他。

“他曾是丞相,出身淮西,又是我们的老兄弟、亲家。

“虽然胡惟庸没有揽权的想法,但难保其他人不会阿諛奉承。

“照这样下去,恐怕连胡惟庸都会对我们隱瞒实情了。

马皇后疑惑地问:“那些朝臣到底什么样子,你难道不清楚吗?”

朱元璋笑著回应:“妹子,你想啊,胡惟庸的身份摆在那里,如果他进入內阁,哪个朝臣敢在他面前挺直腰杆说话?”

“教坊司!”马皇后脱口而出,但隨即意识到不妥,急忙改口,“绝对不可能!”

朱元璋原本笑眯眯地与马皇后交谈,听到这里却愣住了:“难道你真的担心他会威胁到你和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