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罢了,权当加加班吧!(1/2)
“
朱標说到这里,自己笑了笑,笑意中透著狡黠:“目前中低层官员有不少空缺,何不藉此机会大力提拔新人?”
这样一来,眾人忙於应对新职位,谁还会惦记丞相之位?”
“终究,九成九的官员一辈子和丞相之位无缘,不是吗?”
()
---
朱標此举並不算新奇。
无非是用官员最关切之事转移注意力罢了。
然而,偏偏这事確实引人关注。
谁没有门生故旧或亲朋好友呢?
往常虽也有录用官员,不过是按常规从科举中选拔罢了。
可这次不同了!
朱元璋父子借李善长案之名大肆清理,六部不少司署几乎被清空。
如今六部多数人需身兼数职勉强支撑。
如此大规模的空缺,必然要大规模补充人手。
此时自然不能再按常规流程来。
仅靠科举那点名额远远不够填补。
於是,其他人的机会来了!
朱元璋越想越觉得此法可行,他毫无隱瞒地笑著拍了拍朱標肩膀说道:
“標儿,此法甚妙,哈哈,一箭双鵰啊!”
之所以称一箭双鵰,因朱元璋本就需要补员。
大明仍需一批官吏管理运作。
即便朱標不说,待朝局稍稳后,朱元璋也会大规模招人。
但经朱標提醒,朱元璋觉得此时发布消息转移视线最为合適。
不过他也有所顾虑。
“你觉得这件事由谁来主持比较合適?”
“实不相瞒,这次要招揽的人数不少,但我们绝不能再出现像李善长那样的情况了。
”
“要是来一个心机深沉的人,趁著这个机会稍作谋划,恐怕將来整个朝廷都会变成他的势力范围了!”
朱標听后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这件事確实非同小可。
官场上的人虽然为了利益会互相爭斗,但在表面上大家还是会遵守一定的规矩。
事实上,这些人本身也是这些规矩的守护者。
毕竟,只有大家都遵循规则,偶尔才能钻空子。
所以,这次的“招聘”工作尤为重要。
正如父皇所说,如果负责此事的人心思过於复杂,那么借著这次机会安插自己的人手或结好人脉,几乎是瞬间就可以在整个明朝编织出一张巨大的关係网!
这可不是小事!
按照官场的规矩,这样的招人和提拔之事,是非常大的恩情,足以让人铭记终生。
不过朱標毕竟是个聪明人,他眼睛一转,笑了。
“父皇,您觉得让胡公来负责这件事如何?”
朱元璋闻言先是一怔,隨后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標儿,你还別说,要是交给惟庸来处理,我们真的可以放心了!”
“而且,这件事还很巧合!”
“选拔基层官员本来就是礼部的职责,而惟庸现在正是礼部的官员!”
“更巧的是,前次科举考试他也担任主考官!”
“看来这件事由他来办,再合適不过了!”
“就这么定了!”
朱元璋显得很高兴,而朱標提出建议后却冷静下来,他看著朱元璋,犹豫片刻后低声说道。
“父皇,这事有些棘手。
”
“胡公可能不太愿意继续任职。
”
“您也知道他的脾气。
”
朱元璋的笑容瞬间凝固,隨后陷入沉思,捋了捋鬍鬚。
“嗯,惟庸確实未必会接手这差事。
”
“当初他在工部侍郎的位置上干得不错,我们正打算过段时间就升他为工部尚书。
”
“可倒好,那傢伙躲在家里装死都不肯出来,现在竟然跑去礼部管教坊司了。
”
“听毛驤说,他在教坊司过得逍遥自在,简直乐此不疲。
”
想到胡大老爷在教坊司的表现,朱元璋心中怒火中烧。
这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
凭什么一个臣子享受如此安逸的生活,而朕这个皇帝却要辛苦劳作?
“不行,管他愿意不愿意!”
“这事儿就交给他了!”
“標儿你別担心,我去跟惟庸说,他肯定得接!”
说完立刻让宋利去传话。
宋利到教坊司时,胡大老爷正玩得尽兴,麻將桌上笑声不断。
今天的手气太好了,连贏几局。
见到宋利前来,他丝毫没有慌张之意,反而隨意问道:
“怎么了,老宋,有事?”
宋利和胡大老爷熟识已久,对此毫不在意。
这位在宫里能跟皇帝谈笑风生,对下属自然不用拘礼。
“胡大人,陛下召见。
”
胡大老爷一脸不悦地咂咂嘴,勉强站起身。
旁边方孝孺看得眼馋,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这才是真正的顶级人物啊。
不仅陛下对你客气有加,派贴身內侍来请,就连陛下身边的贴身內侍你也敢这么隨意对待!
这可是只有真正的顶尖人物才能做到的派头吧?
可眼前这位被称作大佬的胡大老爷,却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连衣服都不愿换,直接穿著常服隨宋利进宫。
一路上他还试图从宋利口中套取些消息,但宋利能长期在朱元璋身边任职,又怎会轻易开口。
当胡大老爷熟门熟路地进入谨身殿,向朱元璋行礼並听闻安排后,整个人都愣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