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残本(1/2)
一阶炼丹炉,不过一尺长短,模样各异,陈清既能来买,自是认得出好坏。
实际上,为了天书,陈清算得上学识广博。为何不是渊博,只因如今受限於身价,各种学问只得略有涉猎。
陈清的目光扫了几遍,取得许可后,挑来拣去,最终看中了摊角一尊灰扑扑的丹炉。
有的炼丹炉,炼製时掺了些难得的灵材,炼丹时地火一燃,丹成时便有一股清冽香气。只是这香气於药效无增,且掺了“杂质”的炼丹炉,也更不耐用,与陈清所需截然相反。
这炉子通体青黑,素麵无纹,模样也是平平无奇,炉口浑圆,三足矮粗。陈清拎起来,沉实之感拉著手腕微微下坠,又敲了敲,並无脆亮的金石之声,只有一点闷响。
与这老修士爭了许久的价,才用五百灵石將其买下。陈清看中的,是这丹炉结实。
陈清已是做好了炼丹受挫的准备了。况且炼丹一事,失败实属寻常,有时火气太盛,处理不及,炸炉也不罕见。此时,一鼎结实的丹炉,比什么都强。
其余的昂贵丹炉,虽说有增益成丹之率的妙处,但只囿於一二种丹药。便是有如意的,仅凭一阶炼丹炉,更多是图个心安罢了。
隨后,陈清又买了药材:炎阳果三枚、血藤七朵、紫叶灵芝一株。其中两味药材,乃淬体丹老方所需,而新丹方,只需其中的紫叶灵芝。
如此混淆视听,作研究新丹方之態,借著琢磨药理的名义,顺便修习炼丹之法。
上纳丹方,须炼得出成丹方可,这可不比解毒丹这种泥丸子,淬体丹是正宗的一阶丹药,炼製难度要高上千百倍。
末了,陈清费了一百二十枚灵石,购得一本功法残篇。这不是他第一次做这事,自获得天书以来,他便留了心搜罗诸般残本,冀求沧海遗珠。
只是数载过去,一无所获。所谓坊市之中,偶得失传神功的传闻,真是害人不浅,陈清在此费了千余灵石,一无所获。
所谓残篇,陈清先前得了十一本,竟都是有心之人臆造的。
由於功法特殊,买前向来只许看开篇数页,而那数页文字,往往写得煞有介事,冥冥之中,又有几分真意。
但往往千言之后,就逐渐没了章法,“运气至腿腹,逃跑胜狡兔”“三更对月炼气,可吸嫦娥仙气”“日食三斤蒜,丹田可生火,辣得涕泗流,那是浊气走”等,什么俗世流言、市井俚语都往里放,哪有前言的半分古典文雅之气。
还有把世俗医书中诊脉治病的经络图篡改一番,称作“独门行气脉络图”,仔细一瞧,竟连穴位都与人身不符,更有甚者,將丹田標在双腿之间,这让人如何修炼?
若去寻贩售之人理论,那人便瞪著眼问:“你穴位丹田不长在那,不反省自身,反倒怨起我来了?你没练过,怎敢妄言此法不对?功法残本,年代不知多久远,有些异状本就难免,否则百余灵石,能买到如此玄妙的功法吗?”
这话一出,买主倒先矮了三分,便是闹到访市管事之人那也不占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