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不要怕天马行空(1/2)

这段时间,姜云熙每天除了训练,就是去研究院报到。

她的背包里,永远装著两样东西:一个军用水壶,灌满了晾凉的白开水;一个布口袋,里面装著蒋妈妈提前准备好的、独立包装的乾粮——通常是烤得焦脆的饃片、晒乾的地瓜条,或者几块用油纸仔细包好的、自家做的粗粮饼乾。

自给自足,滴水不漏。

研究院里,工程师和技术员们对她这种“自带粮草”的行为早已见怪不怪,也从最初的惊讶变成了理解,甚至带点善意的调侃。

毕竟,“毒饼事件”的阴影笼罩著所有人。

万新程每次看到她掏出饃片就著白水啃,总会无奈地摇摇头,但眼神里更多的是心疼。

周衡怕她馋,每天都会换著样送吃的给她打牙祭。

新枪的研发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在岳金龙的强力推动和姜云熙那份超前图纸的指引下,项目进展速度惊人。一个初具雏形的样枪模型已经摆在了研究所的保密工作檯上。

它比现有的枪更显精悍,枪托结构做了人体工学的优化,导气系统也进行了改良设计,旨在提升射击精度和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充满骨感。

“难点主要集中在这几个地方。”负责结构设计的工程师指著图纸上的几个关键部位,眉头拧成了疙瘩,“这个新的导气箍结构,想法非常好,理论上能大幅减少火药残渣导致的卡壳。”

“但以我们现有的精密加工能力,尤其是这个弧形凹槽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要求,良品率太低,废品率太高了。还有这个击发机构的小型化和强化方案,材料热处理工艺跟不上,要么硬度不够容易磨损,要么太脆容易断裂……”

另一位负责材料的老技师也嘆气:“是啊,图纸上的构想是先进的,有些材料的性能参数要求……我们目前能达到的极限还有差距。需要反覆试验,摸索合適的替代方案或者改进工艺。这都需要时间,大量的时间。”

姜云熙站在工作檯旁,纤细的手指轻轻拂过冰冷的样枪模型。

她能理解工程师们的困境。

她提供的图纸,像是来自未来的蓝图,指明了方向和终点,却无法直接解决当下製造工艺和材料科学的“天堑”。

她能看出问题所在,但具体该如何突破这工艺瓶颈、找到性能达標又易於量產的材料配方,这超出了她的知识范畴。

她不是材料专家,也不是精密加工大师。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她能做的,只是根据图纸,结合自己使用武器的经验,在细节上提出一些优化建议,比如某个稜角打磨得更圆滑些减少勾掛,或者某个操作按钮的位置调整一下更顺手。

“我能提供的,也只有这些了。”姜云熙看著工程师们熬红的眼睛和疲惫的神情,心里有些愧疚。

她感觉自己像是指明了宝藏的位置,却无法提供挖掘的工具。

万新程看出了她的想法,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带著鼓励和深沉的期待:“云熙,別这么想。你提供的图纸和思路,已经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站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技术瓶颈是客观存在的,只能靠我们一点点去攻克。这需要时间,更需要更新的、更强大的想法来刺激和指引!”

他目光灼灼地看著姜云熙:“不要局限在现有图纸上。如果你在琢磨这个的时候,”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或者在做梦的时候,又有了什么新的、哪怕听起来很离奇的想法,关於武器,关於材料,关於任何能提升我们战斗力的东西都画出来!大胆地画出来!”

“不要怕天马行空,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打破常规的、更强大的武器!只有手里握著別人没有的、更锋利的剑,我们才能真正挺直腰杆,不再受欺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