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这小子不错!(2/2)

经此一战,大唐疆域拓地何止千里?

煌煌天朝,堪称史册第一!

身为其中一份子,焉能不喜?

陛下与诸臣之功业,必將彪炳青史,传颂千秋!

便是那些鬚髮皆白的老臣,下朝归府,也忍不住要小酌几杯,以抒胸臆。

杜如晦亦是心潮激盪,感慨道:

“今年这场蝗祸,若搁在去年,我大唐不知要添多少新坟!”

“幸而如今粮仓丰实,竟无一人因饥饉而亡!”

“纵使田亩遭了蝗害,官仓里照样有余粮,百姓何须忧心断炊?”

“若在去年,此等局面,臣连想都不敢想啊!”

就在两月前,大唐与西突厥战事正酣。

偏那时,三州之地又遭蝗灾,禾稼损失惨重,灾情更有蔓延至关中之势。

所幸官府应对得当。

南方的稻米適时成熟,源源北运,賑济灾民。

除去军需粮草,余粮竟足以供养灾民,甚至尚有盈余!

最终,未现一个流民!

陈迎新所献的新稻种,其利不到一年便已彰显无遗!

如今朝堂上下,谁不嘆服那小子?

凭一身才智,救活了万千生灵!

当初,他们还不解陈迎新为何如此醉心於稼穡之事!

更觉他那“种地可致盛世”的言语,简直是痴人说梦!

然而事实胜於雄辩!

陈迎新又一次让他们无地自容!

这小子的眼光,確实看得长远!

推广他所献的粮种,仅仅一年光景,便足以令大唐无惧灾荒!

若在去年,既要供给百万大军粮秣,又要应对蝗灾,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须知战马所耗,更倍於兵卒!

三人谈及此处,面上皆是感慨万千。

房玄龄嘆道:

“陈迎新早已洞悉一切。”

“若无他,断无今日之大唐。”

李世民深以为然,笑道:

“朕亦作如是观。”

“陈迎新这小子,有时確是可恼,然我大唐能有今日气象,泰半是他的功劳。”

“这一年多来,大唐所得种种,哪一样不是出自他的奇谋妙策?”

“只可惜啊,”李世民话锋一转,带著几分无奈的笑意,“这小子至今还蒙在鼓里,不知你我身份。”

房玄龄捻须而笑。

看来陛下今日心情极佳。

若在往日,提起陈迎新,陛下少不得要斗几句嘴,如今竟全是夸讚之词了!

房玄龄有所不知,李世民这番心思,多半是因李丽质而起。

这几日,他与两个女儿深谈数次。

李世民的心思,是想將这对明珠都託付给陈迎新。

他已打定主意,待婚礼诸事筹备停当,便向陈迎新亮明身份。

接著便是那场举国瞩目的盛大婚典!

横竖日后都是一家人。

李世民如今看这未来女婿,是越看越欢喜。

这小子,配得上他的掌上明珠。

他满意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