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杀兄囚父(1/2)
后世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修仙理论,先天后天,洪荒,金丹,人仙,基因锁......基因锁这个就算了,陈诚挠了挠头,还有什么来著?
天子系?神兵系?海虎?
不管了,瞎几-把写就是了。陈诚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塞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进去,反正都是瞎糊弄,隨便写。
他找王鎔要几个道士,不是为了炼丹修仙,而是为了製造火药。只要能弄出来黑火药就行,黑火药配上青铜大炮,再加上沃邦攻城法,能干掉大部分的城池。
这事並不著急,有大炮很好,没大炮就上回回炮。首先还是要野战破敌,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就在陈诚和王鎔这个笔友通过书信一起探討修仙的过程中,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冰雪消融,万物苏復,又到了交配的季节,
从成德来的三个道士抵达了沧州,他们本打算跟义昌镇的节度使好好说说天人化生,万物滋长的奥妙,然后就可以提出修建道观,建造奇观,等等。
和尚喜欢钱財,道士也一样喜欢。
或许真有想要炼丹服气,以求长生不老的道士,但大多数都是想要骗钱。三个道士中的老者开口就是南华老仙、太上真君,陈诚却是理都不理,直接下令让他们造火药,爆炸威力越强越好。
“大帅,炼丹只是小道,天人感应.......”
“老子说了,造火药!听不懂人话还是怎么地?”陈诚板起了面孔,“造出来了,重重有赏!一年內弄不出来,那就开刀问斩!”
“啊?”老道士和小道士都震惊了。
他们兴冲冲地过来,准备享受富贵,谁知道居然会是这么个结果?造不出火药来就开刀问斩?这也太野蛮了!
野蛮就对了。义昌幕府就是个军政府,一切都是为了军队服务的。修仙?修个鸡毛,当然是打造先进的武器更重要。
陈诚手里有一万多梁军战俘,这些都是甄別过后留下来的。在义昌镇內犯了杀戮百姓、焚毁村寨等罪行的战俘都被吊死,或者是砍头了,剩下来的每天一顿乾的,一顿稀的,还要乾重活,已经有上千人不堪重负丟了性命,还活著的也个个都是瘦骨嶙峋。
靠著累死了上千战俘,从沧州到海兴县的官道被重修了一遍。
官道的底部用大块石料作为基础。这些石块可以稳定道路的结构,防止下沉和塌陷。第二层的填充是用小碎石填充空隙,以平整道路表面,確保官道四平八稳,便於行人和马车通行。
第三层是粘土层,这是为了提供更好的行走和驾驶体验。粘土层可以填平不平坦的地面,同时也有防止沙石流失的作用。为了防止杂草生长,还会在粘土中掺入碱性物质,保持道路乾燥,不適合植物生长。
最上面的沙层是更为精细的道路表面,能够提供更平滑的行走和驾驶体验。
此外,官道的设计还考虑到排水问题,道路中间会设计倾斜度,以便在下雨天泄水。同时,路边两侧会挖掘沟渠,用於排水,以保证道路的稳定性。
要想富,先修路,把道路给修好了,才谈得上发展。良好的道路不仅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军事上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陈诚还让人用石灰和黏土烧制水泥,不过暂时还在摸索中,没有能够进入到实用阶段。他记得石灰和黏土的比例应该是三比一,但是烧制的时候要多高的温度,需要烧多长时间,这些还需要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才能提高水泥的性能。
想要用到水泥,估计得等到明年。要是运气不好,等到后年也说不定。
修了路之后,接下来就是加固海兴县的城防。城墙至少要加到五米高,此外,还要修建瓮城和敌楼,城外要修几个支城。
要是等到城防修好了,还没跟梁国谈好赎金的事,就会驱使战俘去修港口。义昌镇跟外界的贸易往来有很多都是通过海运,扩大港口,能有效地增加幕府的收入。
梁军战俘被鞭子抽打著干活,苦不堪言,然后天空酷驰一声响,郢王朱友珪闪亮登场。
对於这位老朋友,陈诚给与了很高规格的接待,他带著数千兵马,郊迎三十里。见了面之后,陈诚率先下马,未语先笑,“大王可算是来了。”
朱友珪本以为这位故人当了节度使之后会变得非常骄横,但是没有,陈大帅依旧是平易近人。只要是没有利益衝突,陈诚一直都很和善。
回到沧州城以后,两人寒暄了几句,然后便说道:“咱是个痛快人,大王今天给钱,明天就把俘虏都给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