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真*天策上將(1/2)

“赏不逾时,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罚不迁列,欲民速规为不善之害也。”

奖赏不要过时,为的是使民眾迅速得到做好事的利益。惩罚要就地执行,为的是使民眾迅速看到做坏事的恶果。

打仗的时候,奖赏和惩罚都要迅速,拖延不是个好主意。趁著下雨的这段时间,陈诚將赏赐给军士们发了下去。德州防御使吕方,牙將孙少云、铁骑都指挥使刘玄,都指挥使葛守礼,都指挥使孟野,十將周定、张任等各有封赏。

孙少云的排阵使是临时差遣,仗打完了,排阵使的职务就没了。下次再有大战,会临时任命一个排阵使,或许依旧是孙少云,也有可能是其他人。

孟野还被围在平原城里,所部功劳暂且记下。

就在这几天的时间里,一支千余人的晋军骑兵穿过被梁军控制的深州,出现在了义昌镇的景州。景州防御使卢文进派人送来消息,说是晋王李存勖派了骑兵千余过来助阵。

和卢文进的使者一起过来的,是晋国牙將李承勛,此人在晋军中颇有名声,但不是以武力闻名,而是因为擅长搞外交。当然,在晋国的军队里面,自身的武力不够,是没办法立足的,更別想当上牙將,不能打想搞外交也没有机会。

李承勛將一千骑兵留在了景州,自己带著十几个人连夜赶路。等到了德州的时候,李承勛和那十几名晋兵全都成了泥猴子。

晋军的装备要比梁军差一截,但是在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这方面,还是晋军更胜一筹。

天降暴雨之后,梁军就没怎么动弹了。李承勛身为牙將,却是不辞劳苦,踩著一地的烂泥,连夜赶到了德州。因为道路泥泞,晋军没有带马匹,就这么甩著腿跑了过来,很多人连鞋子都没了。

要不是他们带了卢文进的文书,还有晋王李存勖的亲笔信,把守城门的军士都要以为他们是哪里来的乞丐。

听说晋国派人过来,陈诚亲自去驛站探望,想要搞清楚李存勖有什么战略计划。李存勖不是李克用,派人来定然会有所要求。

李存勖是什么样的人?

正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伶官传续》中所言,“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爭;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在辉煌之时,李存勖曾打遍天下无敌手,一统中原地区;然而在落魄时,却是深陷四面楚歌惨境,死后仅留一乐器陪葬。

李存勖乃是西突厥沙陀部酋长家族出身,本姓朱邪,因其祖父朱邪赤心镇压庞勛兵变有功,被唐懿宗赐予李姓,编入宗室谱籍。唐末群雄並起,李存勖出生之时,其父李克用已经在河东打下了一片基业,被唐朝封为晋王。

李存勖虽是侧妃所生,但因其自幼善於骑射、胆略过人,又略通微言大义、精擅音律,可谓文武双全,因此深得李克用的宠爱。最主要的,是李克用原本的继承人李落落死了,李存勖这才有机会当上晋王。

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正月,李克用去世后,二十四岁的李存勖继承其河东节度使、晋王之位,开始正式登上歷史舞台。

彼时,李克用养子李存顥、李存实等人自持手握重兵,又年长於李存勖,因此对其继位极为不满。李存勖对此心知肚明,因此继位之初便表现的异常低调,此举无疑极大滋生了他们的野心,从早期的称病不朝、见而不拜,到后来甚至直接怂恿李存勖的叔父李克寧发动叛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