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河朔联盟(2/2)

他们现在没有举兵起事,不是不想,而是客观条件不允许。义昌军和卢龙军打了两年,钱粮得像是流水一样,各地的仓库都打空了。要等到秋收之后,有了足够的粮食,才能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在那之前,景州和德州的守將已经开始大肆招兵买马,打造军械,扩充实力。

沧州幕府对两地进行训斥,勒令当地的將军们前去朝覲新任节度使,但是景州和沧州方面对此根本不予理睬。派去德州的官员还被痛打了一顿,德州守將放言,“什么鸟节度使?我看是狗脚节度!”

吕兗对此非常愤怒,在节堂上大声道:“必须立刻出兵討伐!”

“唉,吕公,府库里面什么都没有了,没有钱,没有布帛,也没有多少粮食,怎么出兵?”

其实钱和绢又收上来了一些,但是不够出兵用的。军队开拔要发钱,没钱將士要闹事。更重要的是粮食,要是主帅的威望够高,发钱的事情还可以暂时压下去,可要是没有粮食,就算是皇帝来了也没用。

兵以餉聚,无粮则散。

没有足够的粮食,军队便是没有自行崩溃,组织度和士气也会狂降。当年纵横中原,打得朱温、杨行密这些英雄豪杰没有半点脾气的蔡州兵就是因为缺衣少食才完蛋了。

吕兗对景州和德州不服从幕府的行为是真心愤怒,“现在不能出兵,那就等秋收后动手!”

今年义昌镇遭了兵灾,夏收严重减產,只有往年的一半。所有人都估计秋收也会比往年要差,不至於到只有一半的地步,但估计也就只有七八成。可是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人们的预料,秋收不但没有减產,粮食產量反倒是比前些年最好的时候还要多。

【商品產出+2】就是这么的强力。

景州、德州和沧州都获得了丰收。不光是粮食產量增加了,各地的铁矿、铜矿、鱼获、木材等產量都增加了。少的增加了一成,多的增加了三成。连盔甲和武器的產量也多了。

沧州幕府的很多官员和將领鬆了一口气,今年大丰收,他们这个小政权就能继续运转下去。但是景州和德州那边也获得了丰收,两地都在加紧招兵买卖,很显然,这是要搞事情了。

沧州也在进行战爭准备,扩充军队,训练士卒,打造武器盔甲,这些事情一个也没有落下。相比於景州和德州,沧州这边有著大义的名分。

节度使的大义也是大义,可以合理合法地向其他藩镇购买战马和兵甲,而且沧州的財政情况要比景、德两周要好一些,在扩军备战这方面做得也就要好一些。

战爭即將来临,沧州向隔壁的成德、义武派出使者,向他们传递了善意,表示要重建河朔同盟。

河朔有悠久的尚武传统及广阔的兵力资源,河北之人,生长边陲,自古以来,所谓“燕赵慷慨悲歌之士”,就有习武尚战的风习。塞外少数族的迁居,更使这里具备了丰富而优秀,更主要的是廉价的兵力资源。故杜牧说,“夫河北者,俗俭风浑,淫巧不生,朴毅坚强,果於战耕”。

歷史上的河朔三镇,报团取暖之后,连唐朝中央政府都对他们无可奈何。

陈诚还向幽州那边派出了使者,要是自称燕王的刘守光愿意,可以把幽州也给拉进同盟中来。现在的河朔不止三镇,而是五镇,那就从河朔三镇联盟变成河朔五镇联盟。

数量增加了,战斗力也变强了,有的时候,越碎越厉害!

宋朝倒是统一了大半个中国,那战绩,简直就是污人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