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夕阳,天子,大少年(1/2)
“眾位壮士,平身!”刘辩的声音仍旧带著天子的威严,却也不会失了温和,拿捏的恰到好处,算是打破了方才的尷尬与肃杀之气。
“谢陛下!”赵云闻言起身,动作乾净利落,被唤作昊川的等一眾常山义士也纷纷站起,脸上犹带著敬畏与激动交织的神情。
刘辩目光扫视眼前的眾人,最后落在赵云身上,心中感慨万千。
现在看来,歷史的轨跡终究因他而变了,否则按照前世的记忆,赵云应在更晚些时候才投奔公孙瓚才是。如今提前出现,並且赶在討伐董卓之时直奔北路联军而来,无疑是蝴蝶已经煽动了它的翅膀。
不过,既然冥冥之中有此缘分,此刻这位未来的“常胜將军”就在眼前,刘辩岂能错过?
刘辩望了望眼前这位正值青壮的少年白马將军。
赵云眼神清澈坚定,不难发现,心中那份忠义之心几乎溢於言表,显然也渴望能够直接追隨天子左右效忠。
然而,不等赵云开口明確表达效忠之意,刘辩却抢先一步,看似隨意地问道:“方才听闻,子龙已打算投入公孙將军帐下?”他目光平静地看著赵云。
赵云微微一怔,隨即坦然答道:“回陛下,草民等初来乍到,未曾奢望能得见天顏。此前商议,只道能在陛下麾下这一路联军之中,择一位宽厚仁德之主公效力,便已足矣。公孙將军威名远播,白马义从威震北疆,故……確有暂投公孙將军麾下之意。不过眼下……”
他话语未尽,意思却已明了——既见天子,愿追隨左右!
“很好!”刘辩却突然开口,打断了赵云即將表露的忠心,脸上露出讚许的笑容,“公孙將军的確威名远播!且为我大汉镇守北疆,功勋卓著,颇受好评!子龙选择投靠公孙將军,算得上是个明智之举!白马义从,天下精锐,子龙此去,必能大展宏图!”
此言一出,赵云脸上的神情微微凝固。
他眼中闪过一丝明显的错愕,隨即化为难以掩饰的失落,心中仿佛被浇了一盆冷水:看来……自己和这几十名常山子弟还是有些太过微不足道了……陛下终究是看不上这点微末之力……
他微微低下头,心中涌起苦涩。
刘辩將赵云眼中的失落尽收眼底,心中轻嘆:小云啊小云,朕又何尝不想把你直接收入麾下呢?
然而,刘辩並非不愿收下赵云,而是此刻不能。
若公然將赵云及其部眾直接纳入麾下,无异於明目张胆地从公孙瓚碗里抢人!公孙瓚性情刚烈,岂能善罢甘休?即便碍於天子面子让著自己,但更关键的是,此举必然引起袁绍的极大猜忌。
你一个“寄人篱下”的天子,如此急切招兵买马,意欲何为?!这无异於徒生枝节。
眼下根基未稳,让赵云暂时棲身於公孙瓚帐下,才是最为稳妥、最不易引发猜忌的选择。
刘辩瞧著赵云低垂的头颅,因为满是推心置腹,语气自然显得温和而深沉:“子龙的心意,朕……自然知晓。只是眼下,子龙不妨暂且在公孙將军之处落脚。许多事情,子龙初来乍到,尚不清楚其中关节。如今联军初聚,討董大业方兴,首要之事,乃是安顿下来,融入其中,积蓄力量。至於其他……”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且温柔地注视著赵云,一字一句道:“来日方长。”
赵云闻言,猛地抬起头。
迎上天子一双清澈且真真切切的目光。
那目光,哪有哪怕半分轻视?反而有满是期许的关切。
虽说只是初见,可赵云却觉得,在天子神采中,分明感受到了难以言喻且沉甸甸的信任。
莫名的,驀然眼前一亮,一股暖流便就驱散了心头的点滴失落。
赵云重重地点点头,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声音是他打心眼里的坚定与忠诚:“陛下圣明!赵云……谨遵圣意!一切听从陛下的安排!”
刘辩瞧见赵云领会了自己的深意,心中方定。
他之所以坚持让赵云先去公孙瓚处,除了避免猜忌,当然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考量——骑兵。
今日在禁军营中与高览商议之时便已点明,眼下组建精锐骑兵,最缺的不仅是战马装备,更缺一位精通骑兵训练与指挥的將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