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好一番臣慈君孝的画面(2/2)
“袁卿!万万不可!”刘辩的声音带著过分的亲近,清晰地传入袁绍耳中,也足以让前排诸侯听得真切。
袁绍愣住了,动作僵在半空。
接著刘辩仰起那张依旧带著几分少年稚气的脸庞,目光灼灼地看著袁绍。
语气充满了全然的信赖:“袁卿何必行此大礼?卿乃国之柱石,袁氏一门,四世三公,累世忠良,乃我大汉朝廷真正的肱股之臣!值此国难当头,社稷飘摇之际,朕……唯有倚仗袁卿这等忠贞不二、德高望重的臣子,方能稍安朕心啊!”
他顿了顿,声音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悲愤与沉痛:“袁太傅在洛阳惨遭董贼毒手,为国捐躯,此乃国殤!朕每每思之,痛彻心扉!朕……还要仰仗袁卿,统领诸公,统帅义师,替朕除了那祸国殃民的董贼,重振我大汉朝纲,为袁太傅,为无数惨死的忠臣义士,报仇雪恨啊!”
刘辩的话语情真意切,眼中甚至泛起了一层薄薄的水光。
然后紧紧握著袁绍的手臂,模样简直就是抓著唯一的依靠:“袁卿!以后这些虚礼,就免了吧!”
“在朕心中,袁卿便是朕在这乱世之中,最可倚重的国之栋樑!你我君臣,当以国事为重,何须在意这些繁文縟节?!”
刘辩这番话,並没有与逢纪事先沟通,而是刘辩自己的临场发挥。
刘辩之所以这么说,自然有他的道理。
方才瞧见一眾诸侯確定自己身份后的反应,刘辩意识到,虽然自己这会儿仍然不过是没有任何实权的傀儡天子,但是不管是一眾诸侯对自己的態度,还是自己与袁绍的关係,都远非日后的汉献帝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比。
自己此刻在天下诸侯心中,仍然还是天子。
之所以还能保持这份威望,一部分是因为天下初乱,更多的一部分原因,则是因为有袁绍这个四世三公的诸侯还认自己这个皇帝。
诸侯並不清楚自己与袁绍此刻的关係,但从眾心里自古人人便有,况且四百年大汉的统治早已深入人心。
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只要有一个实力不俗的领头羊还认自己这个天子,那么其余诸侯自然不会出头先做那个遭人围攻的出头鸟,而自己想要维持这份威望,那自然就要把袁绍捧高。
可以说眼下的情况,自己跟袁绍根本就在一条战线,帮袁绍就是在帮自己。
而这番话,也如同甘霖,正正好浇在袁绍的心坎上。
他原本的计划中,虽有拥天子以令诸侯的野心,但也深知需徐徐图之。
甚至做好了与这位“少年天子”虚与委蛇,逐步蚕食的准备。
许攸、逢纪等人更是为此反覆提醒。
可他万万没想到!
这位小皇帝,竟“上道”到了如此地步!
非但没有丝毫猜忌,反而主动在天下诸侯面前,將他袁本初捧到了如此崇高的位置!
更是直接免除了君臣跪拜之礼!
要知道,这看似隨意的繁文縟节,却是明面上朝堂君臣关係之间最后的底线和顏面!
自己要挟不跪和天子亲赦,那完全是两个概念!
袁绍心中狂喜,看向刘辩的眼神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意。
看来元图与子远他们,实在是多虑了!
这小皇帝,根本就是打心眼里对袁家、对他袁本初,是无条件的信任和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