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风雪认亲(1/2)

冰冷的絮片粘在诸侯们的睫毛冠冕和氅衣上,却无人拂拭。

一眾诸侯一时间纷纷睁大了双眼。

所有人的目光,死死盯在从袁绍身后缓步走出的那个少年身上。

少年身形单薄,裹著一件略显单薄的朱红色常服,面容清秀,此刻却带著一丝大病初癒般的苍白。

空气再度凝固成了冰。

落雪分明无声,此刻却沙沙作响。

少帝刘辩!?

那个据传已被董卓鴆杀於深宫的弘农王!?

短暂的死寂后,是无数倒抽冷气的声音。

台上台下,一眾诸侯们脸上的表情精彩纷呈:惊骇、难以置信、狂喜、疑虑、算计......

许多人並未亲眼见过这位在位仅数月便遭废黜的少年天子。

只有少数人,例如冀州牧韩馥,北海太守孔融,乃至曾在洛阳担任过校尉官职的曹操……这些人可能有幸识得天子真容。

当刘辩出来之后,不少人看到刘辩之后第一时间,自然而然地就把眼神看向了这几人。

韩馥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似乎想说什么,却又卡在喉咙里。

只是死死盯著台上的少年,仿佛要从那张清秀苍白的脸上抠出记忆的碎片。

孔融瞳孔放大,儒雅的脸上满是惊讶与疑虑,除此之外,还带了一丝欣喜,手指无意识地捻著鬍鬚。

而曹操——这位昨夜还因“奉詔首倡”而风光无限的梟雄,此刻却异常沉默。

此刻的曹阿瞒目光如同寒潭,在刘辩脸上逡巡片刻,隨即垂下眼帘,浓密的睫毛遮住了眼底翻涌的惊涛骇浪,唯有紧抿的唇线泄露出一丝凝重。

无需言语。

当眾人捕捉到韩馥那近乎呆滯的震惊、孔融那毫不掩饰的惊喜、以及曹操那瞬间收敛的锐利时,心中已然有了模糊的分寸。

再看台上那位被袁绍称为“陛下”的少年,诸侯们的眼神变得极其复杂。

他们来此之前,並非没有揣测过袁绍的盘算。

十八路诸侯,原本便是各怀心思。

聚义討董,与其说是出於对社稷倾危的痛心疾首,不如说是对董卓这西凉边鄙之徒竟能窃据中枢、权倾朝野的妒恨与不甘。

他董仲颖算什么东西?不过一西凉边陲刺史,败军之將。

论资歷论官职他算老几?也配骑在在场各位名门士族勛贵宗亲之后的头上作威作福?

这四百年大汉王朝的蛋糕,要分,也是自己这等人来分!

可如今,袁本初竟真的从袖中抖落出一张“天子”牌!

倘若这少年真是那死里逃生的少帝刘辩,那么曹操那费尽心机营造的所谓“陈留王密詔”,顷刻间便如袁绍所言,成了名不正言不顺的偽詔!

而袁绍这联军盟主之位,將不再是眾人自封的虚衔,而是手握“正统天子”这张王炸的真正领袖!

其地位,將瞬间凌驾於所有诸侯之上!

此次討伐若成,袁家无疑则会是居首功,而袁绍,也將彻底名震天下。

一眾诸侯此刻心里此刻大都犯起了嘀咕:

“少帝……不是死了吗?”

“传闻董卓亲自带人鴆杀,难道消息有假不成?”

“这少年……当真是陛下?”

“袁本初……好手段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