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当戏子撞双簧(2/2)

这天子,竟比他们预想中还要.....好拿捏?

逢纪一瞬间的皱眉並没有躲过刘辩的眼睛,意识到自己演的太过,刘辩隨即轻咳两声,挺了挺胸膛,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带上一点帝王的尊贵感,继续道:

“咳,...先帝在时,就常与朕提起,袁卿一族,四世三公,累世簪缨,代代都是忠心耿耿的社稷肱骨之臣!洛阳一別,朕便猜到......”

他语气一转,假装带上几分少年天子的“智慧”。

“袁卿定是审时度势,暂避董贼锋芒,是为了出来积蓄力量,寻找时机诛討国贼!如今看袁卿营寨森严,豪杰来附,果...果然不出朕之所料啊!”

他努力模仿著想像中帝王“洞悉先机”的语调,虽稍显生涩,但这笨拙的表演反而更显真实。

袁绍心中的狂喜,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小皇帝竟如此“通情达理”!

这简直比他们想像中任何的可能性都要完美!无需强迫,无需胁迫,小皇帝直接就主动表达了对自己的极度依赖和无条件信任!

眼下如果能证明这天子是真的,这简直是上天赐予他袁本初最大的政治筹码!

紧接著,似乎是早已计划好的戏码,逢纪向前一步,脸上带著恰到好处的恭敬与困惑,向刘辩行了一礼:“陛下。臣逢纪有一事不明,斗胆相询,望陛下解惑。”

他语气小心,努力让小皇帝觉得仿佛真的只是出於好奇和忠心。

刘辩心中暗笑:来了!

他早就等著这场盘问。

刘辩面上不动声色,甚至带著一丝和煦:“爱卿但问无妨,朕知无不言。”

逢纪抬起头,目光直视刘辩:“臣斗胆请问陛下,那董卓对外宣称,陛下已於数日前...酒后不幸...身故。其言凿凿,天下皆惊。臣等亦是听闻噩耗,痛断肝肠,才愤而起兵討贼。却不知陛下...究竟是如何从董贼那龙潭虎穴......死里逃生的?”

对於逢纪的问题,刘辩心中早有打算。

待逢纪说完,刘辩立刻摆出一副心有余悸的表情,眼中甚至瞬间涌上一层恰到好处的薄雾。

然后开始了自己准备好的说说辞:“唉......此时说来话长!这一切...皆是因为宫中一位小宦官......”

刘辩的声音低沉下来,似乎充满了后怕。

隨即,他將后世影视剧中那些经典的“大恩大义”,“偷天换日”的桥段,结合一点东汉宫廷常识,娓娓道来。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他幼年登基时“隨手”帮衬过、因一点小恩而铭记於心且甘愿以死相报的小太监。

如何在董卓的眼皮子地下偷偷救了自己,又如何在忠心耿耿却不幸殞命的老內侍帮助下,趁夜色仓惶逃出雒阳......期间如何忍飢挨饿,躲避追兵,如何风餐露宿,直至被逢纪发现。

刘辩讲得绘声绘色,將一个落难天子痛失忠僕、艰险逃生、心怀仇恨的故事演绎得盪气迴肠。

说到动情处,眼中泪光闪烁,语气哽咽。

完美的演技,配合他那张酷似真刘辩的脸,简直无懈可击。

袁绍和逢纪仔细听著,脑中快速推演著每一个细节的可能性。

虽然有些地方略显“巧合”,但在那种大乱之际,一个地位尊崇的少年天子,一个肯以命相报的卑微內侍,种种不合常理反而在人性和忠义的衬托下显得合理起来。

最关键的是,他们没有找出明显的逻辑硬伤。

刘辩的神情和语气更是真挚感人,完全看不出编造的痕跡。

当刘辩讲述完毕,帐內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隨后,袁绍猛地一拍案几,对逢纪厉声斥责道:

“元图!尔岂敢如此无礼,盘詰陛下?!陛下乃真龙天子!自有上天庇佑!其脱险经歷,惊险万分,岂容尔等妄加置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