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落地(2/2)
无论你是要展现高超的捕猎技巧,好到爆的钓鱼运气,还是拿著照片哭唧唧都无所谓。
作为参赛选手,你可以不活,但不能没活!
杨昊来到一处地势略高的草地,將所有工具放在地上,然后找了一个能够將附近环境拍进去的角度,打开固定摄像机:
“看,这就是我准备建造住所的地方。”
“刚才我已经巡视了一遍,附近並没有大型野兽的脚印,想来应该是比较安全的。”
他的声音有些平静。
说完,他抽出那把寒光闪闪的伐木斧,走向一棵碗口粗的樺树。
动作算不上多瀟洒,但透著一股熟练味道。那是他留守儿童时期跟著公公婆婆在村里劈的柴,此刻都化作了肌肉记忆。
斧起!木屑飞!
看似笨拙的几下劈砍,树木一侧就出现了一个深达直径四分之一的规整缺口。接著绕到对面,又是几斧!效率高得不像个“第一次”的菜鸟。
看著地上躺著的十几根木材,杨昊掏出那柄装著截锯齿锯片的手锯。这玩意儿对付横截面木头贼快,缺点就是开头容易跑偏,没点手感还真玩不转。
如果带错顺锯的锯片,那么想要锯断一颗碗口大的树,费的时间就要多出不少。
他打算搞个简单的榫卯结构木屋——省事,稳固!
在木材资源丰富的荒野,这玩意儿搭起来就跟玩大型乐高似的(前提是你有力气搬)。
他先按照木材大小,在住所的四面墙位置用细小的树枝打在地上,当作固定木材的定位。
然后將木材一一放在地上,卡著刚好的位置,用斧头在木材两端砍出一个缺口,用来连接连另外两面墙的木材。
九月中旬的外蒙,阳光像个热情的德州大妈,火力十足。
日头刚偏西,杨昊已经汗流浹背,衣服湿得能拧出水。
他的“荒野快捷酒店”四面墙,已经顽强地垒到了大腿高度。只要继续加高到能进去,再盖上防水布当屋顶,就算大功告成。
不过,別小看这点高度。四面墙,加上预留门洞需要额外切割的木材,杨昊足足砍了二十多棵树。
再加上每个接口的砍凿、每根木料的修整……体力消耗堪比工地搬了一天砖。
杨昊此时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现在是九月中旬,外蒙的天气大部分以阳光为主,雨水不会太多。前面几天即便没有完好的住所,也能坚持下来。
所以杨昊並不打算將把精力一股脑儿投入到住所上面。
杨昊抓起固定摄像机,对著初具雏形的毛坯房,微微喘息,脸上挤出几分建设者的疲惫与自豪:“在我们华国,有著一句老话,『无论走到哪,都要有个有瓦遮头的地方』。”
“看,这就是未来100天,可能为我遮风挡雨的『狗窝』了。”
“虽然现在的它看起来……嗯,充满了『原始野趣』和『极简主义风格』,但是不要紧!”他对著镜头,努力绽放一个充满希望的笑容,“后面的日子,它会变得越来越好”
“我相信,”他顿了顿,將镜头转向自己,眼神“真挚”地望向远方,“就像你我未来的生活一样,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