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组织意见(1/2)
听到老科长的话,陈阳的心沉了一下,但脸上依旧掛著诚恳的笑容。
“您看,汪璇同志本人的表现,厂里、街道都是有目共睹的。工作积极,思想进步,业务能力强,是我们厂重点培养的骨干。这次去日本,主要是担任联络员和记录员,工作非常重要。而且她父亲的问题,和她有什么关係?汪璇同志和她母亲都是受害者啊!而且她本人一直和父亲划清了界限,积极接受组织教育......”
他一边说,一边不动声色地把一个装著两条大前门香菸和两瓶西凤酒的网兜,轻轻推到老科长的办公桌下面。
老科长推了推眼镜,瞥了一眼桌下,沉吟良久,才慢悠悠地拿起笔,在政审表的“组织意见”栏里,写下了几行字:
“经查,汪璇同志本人表现一贯积极可靠,工作能力强,思想要求进步,与家庭划清界限態度明確。建议组织综合考虑项目需求和本人现实表现,予以適当考虑。报林城市轻工局、汉东省外办核定。”
陈阳看著这行字,心里明白,这已经是老科长在现有规则下能给出的最大支持了。他连声道谢,拿著这张带著“建议”的政审表,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关。
当省外事办公室那份盖著鲜红大印、同意汪璇同志作为红星食品厂赴日考察团正式成员的批覆文件,终於辗转送达陈阳手中时,已是四月。
尘埃落定,大功告成。出国手续全部搞定!
护照、签证、黄皮书、信用证、机票、行程单,分门別类,整整齐齐躺在汪璇仔细整理的档案袋里。
这下肯定需要一场小小的庆功宴,凝聚一下这支疲惫而亢奋的队伍了,陈阳嘱咐红星食品厂食堂的大师傅,今晚留个小包间,烧几个拿手菜出来。
说起来,这个师傅还就是当初陈阳刚毕业回林城时候,张卫国第一次请他吃饭去的那家饭店的师傅。
他是林城食品厂员工,因为效益不好才办理的停薪留职。现在厂子红红火火,立马就回来干了。
看著创业未半而中道返回的师傅还在乐呵呵的上菜,陈阳心里一阵复杂:师傅,你要是坚持干下去,赚的钱可比你再厂里赚得多,这年头你干啥都能赚钱。
菜色谈不上精致,却透著一股家常的亲切感,包间里洋溢著轻鬆热烈的气氛。张卫国、刘新锐、汪璇都已落座。陈阳最后入席,示意大家动筷。
“来来来,都別客气!王师傅这手艺,绝对是咱们林城一绝!”张卫国作为气氛担当,率先伸筷子夹了只大虾。
王师傅搓著手站在门口,脸上笑开了:“大家吃好喝好就行!都是咱食堂的家常菜,比不得大饭店,但保证乾净、管饱!”他又特意看了眼陈阳,“厂长,你们马上就出远门了,多吃点,路上顛簸,这顿扎实!”
陈阳笑著点头:“辛苦王师傅了,您也坐下一起吃吧。”
“不了不了,灶上还得收拾一下,你们慢用!”王师傅识趣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包间的门。
没有了外人,气氛更加隨意了些。大家奔波数月的紧绷神经终於得到一丝放鬆。
几口热乎饭菜下肚,张卫国的话匣子也彻底打开了。想到即將去的地方是小日本的地盘,他喝了一口白酒,脸上带著几分不屑和愤慨,嗓门也提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