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扩大规模(2/2)

“啊?去京城?”张卫国更懵了,刚说扩產借钱,这又要飞京城?

“厂长,咱们去京城干嘛?人生地不熟的…再说,扩產出来的方便麵,卖给谁啊?汉东省都未必吃得下翻倍的量!”

“卖给谁?”陈阳笑了。

“卖给所有中国人!”

陈阳的命令斩钉截铁,张卫国纵有万般不解和腹誹,也知道此刻不是爭辩的时候。他张了张嘴,最终只挤出个“是”字,转身就要往外走。

“等等!”

陈阳叫住他,拉开抽屉,拿出红星食品厂的公章和一式三联的空白介绍信。他拿起钢笔,略一沉吟,在介绍信上刷刷写下:

“兹介绍我单位陈阳同志(职务:厂长)壹人,前往京城联繫重要业务洽谈事宜。请予接洽为荷。”

落款:林城红星食品厂(公章),1985年1月6日。

“拿著这个,去市里民航售票处。”陈阳把盖好鲜红大印的介绍信递给张卫国,“买一张后天,最快一班飞京城的机票。经济舱就行。”

张卫国不再多说,揣好介绍信,裹紧大衣就衝进了凛冽的寒风中。

两天后,陈阳坐在隔壁吕州市简陋的候机大厅里。

与后世窗明几净、熙熙攘攘的现代化机场截然不同。这里的空间不大,几排长椅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候机的旅客寥寥无几,个个衣著体面,神情严肃,干部模样居多。

广播喇叭里传来带著浓厚地方口音、不甚清晰的通告:“旅客同志们请注意,乘坐ca1242航班,前往京城的旅客,请到1號登机口准备登机…”

陈阳站起身,走向那个被简单標识出来的登机口。

没有廊桥,没有摆渡车,只有一条用简易围栏隔开的通道,直接通往停机坪。

空姐穿著藏蓝色的制服,戴著船形帽,笑容標准而亲切,陈阳在指引下找到自己的位置。

当飞机爬升到一定高度,相对平稳后,乘务员推著餐车开始服务。

80年代的空中餐食是令人咋舌的丰盛,尤其是这种干线航班。铝製餐盘里,有热腾腾的米饭或麵条主菜,居然还有红烧肉、香菇鸡块这些,配合著清炒时蔬、炒虾仁、蘑菇汤,还有餐包、黄油、果酱,甚至还有一小盒在现在堪称奢侈的冰淇淋。

乘务员微笑著询问陈阳:“同志,需要来点什么饮料?我们有茶水、汽水、啤酒,还有茅台酒。”

陈阳没有喝酒,只要了一杯热茶。他靠在椅背上,一边吃著远胜后世商务舱水准的餐食,一边望向舷窗外。

机舱內允许抽菸,菸草味始终瀰漫在空气中,熏得不抽菸的陈阳哗哗哗流眼泪,旁边一个干部模样的中年人本来就好奇为什么陈阳年纪轻轻就能坐飞机,忍不住开口询问:“小同志,是家里出现什么变故了吗?紧急坐飞机回家?”

陈阳哭笑不得,不过他没多解释,只是微笑著感谢中年人的好意,然后闭目不语。

三个多小时后,飞机终於降落在首都机场。陈阳快步走出航站楼。他径直走向排队的老式上海牌计程车,拉开车门坐上后座。

“师傅,中央电视台,快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