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江湖(1/2)
第二天一大早,陈阳就去开介绍信,好在自己是铁路职工家属,且有个大学毕业生的身份,介绍信开得异常顺利。
80年代,铁路系统几乎是个独立的小王国,有自己的完整系统:铁警、铁路医院、铁路学校,一切都是为铁路职工服务的,就陈阳跑的这些手续,普通人可能要办一个月。
了两个多小时,陈阳跑完所有程序,家里没人,都去上班去了。陈阳突然感觉到了待业青年的无聊,一忙完,真的是没事干啊!
琢磨了一会,陈阳决定再出去,他没去什么正经地方,而是林城食品厂家属院,那边附近有一家撞球厅。
1984年的撞球厅,可不是后世那种灯光敞亮、年轻人消遣娱乐的场所,搞不好还有漂亮的撞球助教。这时候的撞球室,是社会人的聚集地——川省叫袍哥,东北叫街溜子,京城叫老炮儿,说白了,就是混混。
撞球厅门口掛著褪色的蓝布帘子,掀开进去,一股劣质菸草和汗臭混合的气味扑面而来。几张破旧的撞球桌歪歪斜斜地摆著,球桿大多掉漆开裂,台呢布上满是菸头烫出的焦痕。角落里,几个穿著喇叭裤、海魂衫的年轻人叼著烟,斜眼打量著进来的陈阳。
“张卫国在不在?”陈阳直接开口问道。
那几个年轻人本来看陈阳有点脸生,多看几眼,结果听到他直呼大哥名字,纷纷色变,以为他是来找茬的,破口大骂:“你特么谁啊?”
陈阳一看,估计他们误会了,正要开口解释,从里屋走来一个人,剃著寸头,膀大腰圆,穿个背心和现在很难买到的牛仔裤。一见陈阳,有点惊喜地开口道:
“陈阳?你小子怎么跑这儿来了?”
“小舅,我毕业了,来找您玩玩。”
“去去去,这地方不適合你来玩。”张卫国皱眉道。
张卫国,陈阳的亲小舅,只比他大五岁,中专毕业以后,和陈阳情况差不多,一直等不到食品厂编制,又不愿意当临时工,结果出去七混八混,混成了这一片的所谓大哥。
“其实也不是玩,是找你谈点事。”
张卫国把球桿往旁边一扔,冲周围几个小弟挥挥手:“你们先玩。”然后带著陈阳走到撞球厅后门,外面是个堆满杂物的后院,勉强算是个清静地方。
“说吧,啥事?”张卫国掏出一包大前门,递了一根给陈阳。
陈阳没接,直接道:“我要是能搞到电视,你有销路吗?”
张卫国一愣,隨即笑了:“你?搞电视?別逗了,现在电视机票比黄金还难弄,你上哪儿搞去?”
“你別管我怎么搞,就问你能不能卖出去。”
张卫国盯著陈阳看了几秒,收起笑容,正色道:“你要真有门路,我这边有的是人要。现在谁家不想买台电视?”
陈阳点点头,上辈子这时候可能自己对这个小舅还不是特別亲。因为这会儿,父母都是正经职工,家里虽然不富裕,但好歹是体制內的体面人。尤其是父亲,对这类人向来瞧不上眼。
可后来呢?
后来陈家倒了霉,父亲提前退休,母亲下岗,陈阳自己丟了铁饭碗,老婆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