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唐周(2/2)

眼神变得冷静而锐利。

他穿过几条街巷,来到城內一处颇为清幽的宅院。

这里原是本地一个破落小世家的別院。

如今已被唐周租借下来,作为太平道在陈留联络寒门士子的据点。

院中一棵老槐树下,七八个身著洗得发白的儒生袍服的年轻人正围坐。

他们大多面有菜色,神情鬱郁,眼神中充满了对世道不公的愤懣和对前途的迷茫。

一个年轻士子正激动地诵读著手中的书卷:

“……苍天失序,贵贱倒悬,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非天命,实乃人祸,黄天大道,至公至平。选贤与能,鰥寡孤独皆有所养,此方为……”

他读的,正是唐周“润色”过的《太平经》片段。

字字句句直指时弊,描绘出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黄天盛世”图景。

唐周悄然立在月洞门外,没有惊动他们。

他听著那年轻士子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的声音,看著周围同伴眼中越来越亮、越来越认同的光芒,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只有他自己知道,这笑透著冷意。

这些满腹经纶读书种子,因为入不了世家豪强的门第,所以举荐无望。

成为落第茂才,令人愤懣。

却苦无门道。

唐周最是知道这些人的秉性。

他们的口舌,他们的笔,比刀剑更能动摇这腐朽秩序的根基。

正是太平道在兗州这世家盘踞之地,埋下的最锋利的楔子。

渗透,无声无息,却无孔不入。

“可惜,想要成就大事,必须在帝都洛阳埋下更深的楔子。”

他有些惋惜。

师尊並未派遣任何弟子去往洛阳。

虽说是考虑到作为大汉的核心,並不像其他州郡一样,可以隨意发展太平道,收拢信眾。

但若是不掐住这帝都要害处,將来一旦起事……后果堪忧!

“得再次向师尊建议一番。”

唐周暗暗盘算。

他野心极大,唯有洛阳才是其心中目標。

念及至此。

这位大方渠帅不再犹豫,转身离去。

只有將此地安定。

才有谈论其他的可能。

而在唐周的手段之下。

兗州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太平道的暗流,正藉助著贪婪的吏胥和失意的寒门,编织著一张无形的大网。

除太平道大本营所在冀州,其余四州,豫、扬、幽、徐,这样的例子也在不断上演。

朝廷失去了人心,天下百姓所向不再,唯有寄託於另一个教派。

而太平道趁势而起。

已不再是当初的微末小派,它已经正式登上了汉末最后的舞台,只待一展辉煌,极尽璀璨。

一个月后。

陆康以摧枯拉朽之势,平定了庐江贼人黄穰与江夏蛮族联合发起的叛乱。

这一举动,有力地打击了起兵叛乱之举。

也让潜藏於各地的军阀诸侯震动。

纷纷按下其他心思。

而处於中原地区的洛阳,朝堂之上,再度掀起了一股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