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告发(1/2)
刘诞回京之时,並没有想过刘义隆会和他交心,培养他做辅政大臣,更没想过刘义隆要让他去边境。
当然,他自己也不想去。
会稽怎么说,也是富庶之地,他的改革也已经初见成效,他回会稽只要等著收功劳就行了,而边境去年才被北魏杀得“赤地无余,春燕归,巢於林木”,去了边境,他又得从头做起。
这倒也罢了,最重要的是,他穿越之后对北魏没造成重大影响,而按照歷史,今年拓跋燾要死了。
拓跋燾一死,刘义隆又要北伐,到时候,他就是北伐第一线,要去打一场根本打不贏的仗。
一想起这些,刘诞就觉得头皮发麻。
只听刘义隆接著问道:“二位卿以为,谁適合都督青冀、兗、豫、徐等地?”
“臣举荐隨王。”王僧绰毫不犹豫的道。
徐湛之则略有迟疑,因为他知道去都督这些地方不好过,而且他並不確定刘诞是不是真的能挡住北魏的侵扰,要是北魏突然南征,而刘诞守不住,那他女儿恐怕就要跟著死在边境了。
徐湛之犹豫半晌,说道:“臣以为,都督之人固然重要,但索虏骑兵驍勇,若只领一州之地,恐怕不能及时应对索虏的突袭,若能总督多州,便能及时调动各州人马粮草,確保边境无虞。”
徐湛之已经看出来,刘义隆想让刘诞去边境,所以乾脆替刘诞把权力爭取大一点。
但一旁的刘诞不这么想。
刘诞觉得,要是只领一州,打不过跑了还有说法,可要是权力给到位了,那就没有后退可言了。
“你可真是我的好老丈人!”刘诞心里嘆息。
刘义隆也没下定决心,点头道:“此事朕再想想,你们先下去吧。”
“是。”刘诞和徐湛之领命退下。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王僧绰则留了下来。
待刘诞和徐湛之走远,王僧绰道:“陛下,臣有一小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义隆道:“但说无妨。”
王僧绰道:“太子做主,把东阳公主婢女王鸚鵡送给沈怀远为妾,还要走了臣府中家奴陈天兴,说是要陈天兴做他的卫队队主,还有,东阳公主生前极为倚重的那个天师严道育,也不知道去哪里了。”
王僧绰认为东阳公主暴病而亡,和这几个人脱不了关係。
特別是王鸚鵡,当初,就是她把严道育引荐给刘英娥的。
所以,他不想让这几个人好过。
“什么?”刘义隆有些惊讶,想了想,道:“你先下去吧。”
“是。”王僧绰退下了。
刘义隆把宦官申侍郎叫入亭內,道:“去把太子叫来,立刻去。”
“喏。”申侍郎领旨去了。
过了半晌,刘劭匆匆而来。
刘义隆打量著刘劭,道:“朕听说,你让一个家奴做了你的卫队队主?这家奴还是一个婢女的义子,难道你的卫队兵长都是家奴吗?”
刘劭闻言,心惊肉跳,忙道:“儿……儿之前常去阿姊府中,便对她府中家奴开玩笑说,以后有机会提拔他们,当时只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这陈天兴当真了,真找到了儿。儿想著,人无信不立,便先用著。”
“那王鸚鵡呢?你把她送给了谁?”刘义隆问。
刘劭道:“送给了沈怀远,这是阿姊的遗愿。”
“严道育呢?”刘义隆有些怒了,“她不是养蚕的吗?”
刚才王僧绰提起严道育,刘义隆之所以惊讶,是因为王僧绰在严道育的面前加了“天师”两个字,而刘英娥对他说过,严道育是养蚕的。
“这,这……”刘劭支支吾吾,“这儿不知。”
刘义隆怒视刘劭,沉默半晌,说道:“你身为太子,当以国事为重,现今北魏虎视眈眈,青冀兗徐豫等地,一片萧条,加之国库空虚,吏治不清,你的弟弟们,都在为国操劳,但你却都在做什么?”
“儿……”刘劭面色惶恐,道:“儿知错。”
“行了。”刘义隆声音和缓下来,“你回去好好反省反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