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选择(2/2)
“你什么也不懂!”刘英娥大怒,拂袖而去。
王僧绰呆在原地,垂头丧气。
如果可以,这公主,他是真的一点也不想娶。
……
次日,紫极殿。
“父皇,六弟在会稽推行新政,惹得天怒人怨,青州两月不下雨,便是上天警告。”刘劭对刘义隆道。
刘义隆看著刘劭,冷眼道:“新政未出之前,青州已经便旱情已显,这和新政有什么关係?你是太子,应当实心办事,少语怪力乱神!”
刘劭对刘义隆的后半句劝诫毫不理会,只觉得刘义隆这是在训斥他,心中怒火丛生,接著道:
“先前北伐时,朝廷下令,让扬州、南徐州,南兗州、江州四州,凡是富户超过五十万钱的,僧侣尼姑的积蓄有满二十万钱的,都要借出四分之一来供军队急用,战事结束归还。现在战事败了,朝廷承诺归还的钱还没还上,这时候去禁止富户们圈占山泽,剥夺他们的利益,恐怕会有损朝廷威严,丧失人心。”
这是孔灵符信中给刘劭说的话,这话比起刘劭刚才的上天警告,杀伤力强太多了。
刘义隆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
“陛下。”徐湛之上前,“借富户的钱,和推行新政是两回事,战事失利,朝廷暂时无钱归还,这是朝廷的无奈,等国库充裕后,自然会把钱还给他们。富户的钱终会还上,但普通民眾的苦,却再难解脱。北伐之时,青、冀、徐、豫、北兗、南兗六州郡的青壮年,每三个壮丁抽一人、每五个壮丁抽二人,他们许多都牺牲了。现在,隨王所做之事,既能充盈国库,儘早还了富户的钱,又能减少普通百姓的苦难,这是一举两得之事啊!”
徐湛之对是否应当禁止圈禁山泽这个问题,內心態度是模稜两可的,他之所以这么说,完全是因为徐嫻嫁给了刘诞,他得为刘诞说话。
刘义隆还是有些犹豫,看向王僧绰,问道:“卿以为呢?”
王僧绰犹豫了片刻,说道:“普通小民百姓要纳税,许多富户都是高门,他们不纳税,如果国家有难之时,富户借了钱给朝廷,朝廷就要就要对富户给以停止施行利国利民的政策来回报,那又应该怎样回报年年纳税的普通小民?”
刘义隆点点头,刘劭则冷眼斜视王僧绰。
王僧绰接著道:“若圈占山泽之事不禁,普通纳税的小民百姓收入就会越来越少,许多良田也不能开垦,国库也就会越来越空虚,到时候国家再有危难,又要向聚敛財富的富户借钱,那时候又该怎样回报这些富户?这其中的利弊,隨王早已经阐明过了。陛下,既然决心已下,便不该再有动摇,若瞻前顾后,事必难成。”
“是啊。”刘义隆十分认同王僧绰的话,“卿言之有理,此事本不应该再辩。传旨下去,以后再有反对新政之人,严惩不贷!”
“陛下英明!”王僧绰等人行礼道。
刘劭心中火气更盛了,又道:“六弟在会稽剿匪,杀大族,未经请旨……”
“这是朕给予他的权力。”刘义隆打断刘劭的话,望著刘劭,嘆了口气,柔声道:“太子,你常去僧绰府邸见你阿姊,为何不多向他请教?你是太子,朕希望你事事以家国天下为重。”
“儿……领命。”刘劭忍下怒火。
刘义隆又道:“伟之再有一年,也可以成婚了,朕让徽渊把他的三女嫁给伟之,以后你们就是儿女亲家,要和睦相处。”
刘义隆这是在给刘劭和江湛说和。
刘劭心中十分不愿,但不敢再违旨,道:“儿听父皇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