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909工程(2/2)

“零件哪来的?”

陈实对於这些问题,早有准备:“防写开关用的收音机拆件,连接器拆的键盘接口,电路板拆的旧硬碟。”

许进义点了点头,眼中忽然精光一闪,眼神变得极有压迫感:“快闪记忆体和桥接晶片呢?”

听到许进义问这个问题,陈实看了眼王选。

王老爷子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陈实就点头承认:“张璇龙张老板给我的。”

“你知不知道这属於管制產品,进关需要报备的?”

“不知道,我问张老板他有没有,他说有,就给了我一些,我想他这么大的老板,东西肯定是没问题的。”陈实將早就准备好的说辞讲给对方听。

没错,快闪记忆体晶片在这个时候还属於严管物品,普通人就算想拿都拿不到。

但张老板可是专门做这个生意的,国內不少单位都曾经靠从他手上拿货进行研究开发,所以只要这东西是张璇龙给的,不管谁来问,都一点问题都没有。

显然,许进义早就对这些东西调查过,问完之后也只是在观察陈实的表情,没有提出更多的质疑。

短暂的沉默之后,许进义回头朝著王选笑了笑:“王选老师,我没什么问题了。”

“那就好,我早说了,没那么多讲究。”王选看了眼墙上的钟,“赶紧吧。”

许进义便招呼著陈实坐下,然后看著他的眼睛,问道:“陈实,你听说过909工程吗?”

陈实正襟危坐,听得认真。

“909工程,是国家为了赶上海外半导体產业发展,而提出的国家专项工程。”

以前陈实也依稀听过这个工程,但当他知道的时候,其实已经是这个工程过了解密期很久了。

而且这並不是一个孤立的工程。

在909之前,有90年发起的908工程,还有更早之前的907工程,这些工程发起的唯一目的,是试图引领我国半导体行业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但显而易见,前期的几个工程,最终都失败了。

一直到1997年,国內都没有建立起一条真正的半导体生產线。

这其中的因素复杂而多元,但不外乎几样。

一是前期处於改革开放探索初期,对於这样的战略性產业处於摸索阶段,市场开放有限,二是当时计划执行存在一定摇摆,像是908工程执行的时候,因为对於“市场换技术”的思潮还处於討论期,所以资金支持和配套政策一直都有波动,三也是最重要的,西方国家对於国內的技术封锁。

直到前年,一位长者在参观三星半导体公司的时候感嘆:“以前我们认为半导体產业美国、日本很强,但现在连韩国都起来了。”

回国之后,他在会议上下了死命令:“砸锅卖铁也要把半导体產业搞上去!”

这才推动了909工程的开展。

“前几次工程虽然取得的效果不好,但也为909工程积攒下了一定的经验,再加上国內技术已经落后国际主流十年以上,所以909工程摒弃了以前亦步亦趋的常规发展思路,採取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新思路,准备引进世界先进微电子企业,以市场换取技术!”

“国家决定,投资百亿建设一条8英寸0.5微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產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是国內电子產业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项目。”

许进义不疾不徐地缓缓说著,然后抬起头,严厉的眼神看向陈实。

“国家正要大力发展半导体业,在这个时候你说你想把u盘技术拿去海外交换,你知不知道这个技术对於国家的重要性?”

“知道。”

陈实毫不闪避。

许进义目光如隼:“那你还要这么干?”

“如果。”

陈实看著许进义,眼神中闪著点点微光,“如果这个技术出海,比留在国內获得的收益更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