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以共享软体的名义(2/2)

他觉得这就是陈实这样的小年轻,出於好奇和探索,试图玩点新鲜的东西罢了。

对於这样的年轻人,他向来是支持的,就像当年支持求伯君一样。

眼瞅著把共享软体的事搞定,陈实满意地关闭了瀏览器。

但他抬起头看向张璇龙的时候,眼中却满是期待:

“还有个事儿……”

“你小子怎么事情那么多?”

张璇龙呵的一声。

“主要是因为张老板你能力大呀,其他人我找了也没用。”陈实一顿乱吹。

“你小子给我戴高帽是吧。”

张璇龙瞥了他一眼,一眼识破。

“真的!”陈实见他不信,问道,“我需要一些快闪记忆体晶片和usb接口晶片,这玩意儿我查过了,只有港城才能进口,我知道张老板是做晶片生意的老手,这才问你。”

“……你小子有两下子。”

张璇龙没否认。

80年代初,西方国家一直用“巴黎统筹委员会协议”限制国內的技术进口,张璇龙的父亲张鎧卿因为一些海外关係,可以从国外拿到晶片,这才尝试著將海外的一些晶片卖到国內的株洲电子研究所,研究所將这些晶片利用,做成了有用的机器。

这事后来被写入最高大会报告,並且號召全国科研单位向株洲电子研究所学习,甚至於不少国防企业也开始和他们接触,让他们帮忙带回不少晶片,並將这些晶片用在了潜艇、卫星等方面。

后来还是国內这些人和张鎧卿说:“老是从你这拿晶片也不是个事,你不如成立家公司,我们从你这买。”

於是港城金山公司,就从张鎧卿的出租房诞生了。

论海外最先进的晶片,国內没有人比张璇龙更了解。

“你要这些晶片干什么?”张璇龙问道。

“我要做一个移动存储装置。”陈实回答。

“软盘?”张璇龙下意识地回答。

“软盘只有1.44mb的空间,我想要的空间,至少要一个g!”

“你知道一个g有多大吗?一张光碟才400多mb!”张璇龙嚇了一跳。

“当然,我要做的存储装置,不但空间巨大,还小巧方便,可以隨身携带,能够隨意编辑!”陈实一口气將u盘的各种特性讲了出来。

张璇龙脸上满是不信。

你看金山。

今年发行金山词霸,才第一次使用“光碟”这样容量达到三四百mb的高新科技。

但它依然有著携带不便,容易刮折断,不能隨意编辑,必须要刻录机才能编辑內容的短板。

如果一个存储装置能像陈实说的那样,那不是比国外最先进的科技还要先进得多?

张璇龙一百万个不信!

但鑑於陈实算是帮了他的大忙,他也不介意帮帮这个异想天开的小老弟。

“晶片我能想办法,但你自己能组装?”张璇龙疑惑道。

听到他这么问,陈实知道,这位关係网极广的张老板,肯定有他的路子,眼睛一亮:“张老板还做存储器组装的业务?”

“这么累的生意我才不做。”张璇龙呵的一声,“不过我有个朋友在京城有家存储器工厂,过两天我带你去看看?”

陈实比了个ok:“一言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