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扎堆刷新的精英(1/2)
很快,优化插件的工作就步入了正轨,而且在这中间,陈实还是从雷鸣那儿拿到了点东西。
这傢伙虽然暂时不愿意加入陈实的队伍,但他作为北大计算机系学生会的会长,兼校科学技术协会技术部部长,手底下有一大堆技术高超的程式设计师。
这些人可能不能成为徐有容和庄辰朝他们这样天才不羈的编程艺术家,但成为一名优秀的代码工匠可是绰绰有余。
俗称,高级码农。
在陈实为优化插件搭建的框架之下,徐有容和庄辰朝各自领著一批代码工匠往框架里填写著內容。
这个插件的工作量不小,短时间內肯定完成不了。
这也是陈实建立新公司的原因。
自拍排版插件卖出去的钱,一共也就五万,虽然设备和办公室都是陈实白嫖来的,但这些兼职的学生们,工资可真得他发啊!
虽然说兼职生的工资並不高,但人一多,基数再少,也贵了起来。
徐有容和庄辰朝两人,每人八百,再加上底下八名兼职生,每人四百,一个月陈实付工资就得付出去四千八!
如果没有点盈利能力,五万块钱能不能撑到优化插件做出来还是个未知数。
於是在四月的一个上午,陈实找同事借了辆自行车。
目的地:清华!
这段时间经过他在食堂的到处打听,在水木清华bbs上四处撒网,终於让他又找到了一批稀有精英。
还是金框的那种!
骑著破单车,出了北大东门。
这时候的成府路还是沥青路,两旁是低矮商铺和居民区,路的北边是海淀影剧院,后来改建成了海淀文化艺术大厦。
再往前走的一块地,现在看来平平无奇,但三年后那里会建成中关村核心区的首个商品房小区——华清嘉园。
一个號称居民楼,但里面住满了清华北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创业圣地。
里面先后诞生了酷我、校內、饭否、暴风影音、抓虾、美丽说以及美团等等国內网际网路歷史上绕不开的重要企业,並且走出了像徐易容、王欣,张一鸣这样的科技大腕。
当然,现在那块儿还是一片农田和废品回收站,整整一个城乡结合部,路过的行人连看都懒得看一眼。
没人能想到20年后,这里会成为全球科创高地。
自行车骑过著名的五道口环岛,这会儿环岛中心还有金属雕塑“科技之光”,两年后会因为拓宽道路拆除。
再往前走,就是清华科技园区。
作为科技园的起点建筑,94年建成的紫光大厦,其米色瓷砖外立面和“清华紫光”的金属標识在当时也別具一格。
不远处的清华园车站是著名的京张铁路百年老站,站房里陈列著詹天佑铜像,在2016年的时候这里停止客运,后来改建成了铁路博物馆。
再往前走就是清华西门,从西门进入校园,一路骑行到大操场西侧,一栋五层红砖宿舍楼映入眼帘。
大名鼎鼎的清华酒井。
清华计算机系宿舍楼,俗称九號楼,又称9#,但清华学子们更喜欢它文艺一点的叫法,酒井。
这栋传奇宿舍楼在2015年的时候拆除,当时许多早已毕业的学生还专门回校,最后一次看望了这栋记载了他们整个青春的地方,並在楼顶悬掛“酒井永不倒”的横幅。
但现在在陈实眼里,这和他在邮电工业学校的破宿舍没什么两样。
陈实將单车往楼下一锁,径直走到105宿舍门前,一个飞踢就冲了进去。
今天是周末,宿舍里只有一个年轻人还呆在宿舍,脸上有些婴儿肥,正坐在电脑面前敲著代码,看到破门而入的陈实飞进来,整个人愣在了当场。
陈实开门见山,对著眼前的年轻人喊道:“王小川!跟我走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