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新的起点(1/2)

这天,周红衣像往常一样,將凤凰自行车停靠在遮阳的车棚里,拎著文件袋正要进单位。

“周经理!上班啊!”

不远处,陈实一脸灿烂地和他打著招呼。

周红衣看见他,也忍不住点了点头。

他没想到这个中专生竟然真进了北大方正,饶是他自视甚高,现在对这小子也不得不刮目相看,停下脚步和他聊了两句:“你现在住哪?大通铺?”

一听到这个名词,陈实的脸立刻拧成了一个川字。

周红衣脸上忍不住的笑。

北大方正的新入职员工都分配在一个地下室的仓库里住著,里面用隔板隔开。

白天凌乱不堪,晚上更是夸张,几十只老鼠分成几个派別上演帮派大战,到处乱跑乱咬,简直可怕。

周红衣在里面住了半年,后来他有一个大学同学在安华桥的单位有一套两居室,他就投奔同学去了。

那边一套两居室住六个人,但环境也比这边好多了,就是距离比较远,每天周红衣要骑车10公里上下班,现在春天还好,到了冬天的时候,路上的北风就能要了他半条命。

这个年代的工作环境就这样,周红衣已经是北大方正软体部的事业经理,但物质条件依然相对匱乏。

和周红衣瞎扯了会儿,看著对方走进单位,陈实继续往前溜达著。

他加入的是北大计算机研究所,並不是北大方正软体部。

两者虽然都属於北大方正,但其实算是两个不同的系统。

集团软体部更多注重商业化运营,由集团总裁张总负责。

而研究所则相对学术,基本上是王选说了算,2019年之后,这家研究所为了纪念,乾脆改名为北大王选所。

为什么在王选號召团结,並且將两边合併成方正技术院之后,两个系统依然独立运营?

这涉及到90年代科技企业面对的经典提问:

贸工技还是技工贸?

这不仅是联想面对的爭论,当年所有科技相关的企业,都在这个旋涡话题里不断论战。

95年的时候,联想已经爭出了胜负,柳总一统联想,確定了贸工技的路线。

而现在的方正依然处於摇摆之中。

但这些都是繁之下的暗流,明面上来看,这时候的北大方正还是一团和和气气,起码王选让方正去要人,集团是真的把陈实从电信实业公司要了过来。

这里要说一下90年代的分配製度。

按照当时的就业制度,北大方正作为北大控股的市场化企业,是不在邮电系统的分配范围內的,所以陈实的派遣证只能由电信实业公司接收。

这就是陈实选择和陈总和解的原因——他需要给自己的派遣证一个落脚地。

这个落脚地能安置他的身份和户口,主要是户口。

然后北大方正再以短期借调的方式从电信实业公司把陈实要了过来。

所以说,按照严格意义上来说,现在陈实依然是邮电系统內的人。

陈实给陈总面子,陈总给陈实里子,两人互相退让一步,假装无事发生。

甚至陈总还能对外宣传——我单位里培养出来一个人才,被北大研究所要过去了!

王选確实很给力,除了编制之外,能给的一切都给了,陈实自夸是北大老师,起码待遇和老师是看齐的。

那天陈实向王选提出的第三个方案,其实就是这样一种閒散的合作方式。

首先,自动排版插件陈实以五万的价格卖给了方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