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遥远的南城(1/2)
1996年9月1日,京九铁路全线通车。
陈实的老家第一次和京城有了直达列车,也让邮政通讯变得稍微方便了一些。
通往南方小镇的k1453號列车在每日12点19发车,报纸需在发车前两小时完成装车,然后歷经近24个小时到达市区站点。
紧接著,报纸由邮政专用车接驳至市邮区中心,人工卸车、分拣,耗时6个小时。
市邮区中心再按照行政区域对报纸进行划分,装入邮袋,並標註投递区域,市区摊贩由三轮摩托或者货车配送,其他近郊县市通过长途汽车运输,次日抵达。
最后,偏远乡镇依赖邮政投递员每周2-3次的自行车投递,总时效延长2-3天。
所以当南城一中的校办收到那份中青报的时候,已经是五天以后。
陈青青坐在老师办公桌旁边,埋头帮忙批改昨天模考的卷子。
到了高三这个时间段,几乎每天老师们都会拿出新的试卷让学生做,做完之后立刻改卷,第二天就拿出来讲。
有的时候改卷时间太紧,老师们就会抽调班里成绩优异的学生帮忙。
陈青青成绩好,性格又乖巧,是老师们最喜欢喊来帮忙的学生。
这时候临近饭点,班主任刘燕伸了个懒腰,和陈青青道:“青青,吃完饭再改吧,收拾一下,咱们吃饭去。”
“好!”
陈青青开心地应声。
她喜欢帮老师批改试卷,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每次老师都会带她去食堂打饭,吃上一顿“福利餐”,不但盆里装得满,里面还有肉!
这对向来节俭的陈青青来说,比让她放假还要开心一点。
她將没改完的试卷收拢好,摆在桌子的一角,旁边是刚刚邮递员送来,隨手放在桌上的新报纸。
懂事的陈青青隨手拿起,准备放到报架上去。
她一边將报纸理顺,一边往报架走去,视线在报纸上隨便扫了两眼。
然后定住了。
刘燕还在收拾著桌上的钢笔用具,一边念叨著:“这次试卷也不难,怎么改出来分数这么低,下午我可得好好说说……”
一边说著,她一边往外走,没走两步,差点被定在那儿的陈青青撞著了。
“青青,你站这儿干嘛呢?走吃饭去!”
刘燕轻声喊道。
和班里那些不听话的小屁孩不一样,陈青青是真的努力又听话,就好像不用功读书就对不起谁一样。
要是班上同学都像她一样,刘燕不知道要轻鬆多少。
眼看著陈青青站在那儿,死死地盯著报纸,连她的声音似乎都听不到了,刘燕上前两步,好奇地看了看报纸的內容:“看什么呢?这么专心?”
这一扫,就扫到了头版头条的文章。
“穷孩子也有春天?挺好,现在条件越来越好,穷孩子们也能上得起学,以后的人生有更多希望,青青,你可要加油啊,我记得当初你也差点上不了高中吧,要不是你哥……”
说著说著,刘燕看到文章作者的名字,就是一乐,“嘿!青青,这作者和你哥的名字还一模一样!”
她正说著,却感觉到身前的陈青青,肩膀开始微微抽动。
刘燕止住话头,低头看著眼前忽然控制不住情绪的小女生,轻声问道:“青青,怎么啦?”
陈青青先是咬著唇,后来忍不住,鼻子里发出轻微的啜泣声,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滴一滴地落在报纸上,把刘燕可嚇坏了。
“青青,你哪里不舒服?是不是太累了?要不下午休息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