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穷孩子没有春天?(1/2)
“太衝动了!”
在离开会议室之后,江梦瑶追上了独自走在最前面的陈实,一脸责怪,“你怎么能在单位里做出这种事来?”
陈实奇怪地看著她:“你在关心我?”
他有些意外。
两人虽然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恋情,但那种十七八岁的懵懂恋爱,陈实一直觉得更多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毕竟江梦瑶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那样一副骄傲的模样。
“……”
江梦瑶一时语塞,她咬了咬唇,低声道,“我不是单说你,咱们学校这次这么多同学来这边实习,你这样把事情闹大了,到时候学校那边怎么办?”
“那我应该怎么办?就这么忍著吗?”
陈实疑惑地看向她。
江梦瑶微张著嘴。
她本想说,忍忍又能怎么样,忍到派遣证发出,拿到了编制和户口不就行了吗?
但看到陈实那双清澈的眼睛,却又开不了口。
她想起陈实第一次和她告白的那天。
那双闪闪亮的清澈眼睛,好像天上的星星一样。
她还是神情忧虑:“这要是把事情闹大了可怎么办……”
陈实看著她,笑了:“我今天就是要把事情闹大。”
当天下午,人事科发出口头通知,由於陈实实习表现不合格,档案將被退回邮电工业学校。
张志远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慌慌张张地跑去找陈实,却看到陈实插著裤兜儿,在单位门口等他。
“凭什么啊!这破单位!说两句都不行!”
张志远瘪著嘴骂道。
当初如果不是陈实提醒他,他都想不到留京的事,谁想到现在留京的事八字还没一撇,陈实人都被劝退了。
陈实嘖的一声:“在单位说话小心点,別嘴上没个门把儿。”
张志远挺著胸膛:“我怕什么!工建科的同事们都说了,这几年下来的实习生,就我张志远在工建科干得最好,做事又快又稳,他们有本事就把我也退了!”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陈实轻笑出声:“行行行,话放心里就行了,单位里的工作,不是光做事这么简单的。”
说著,他拍了拍张志远的胸口:“放心,我回学校呆一段时间,反正宿舍这会儿也没人,我替你们守著家,万一还有兄弟也被退货了呢?”
“呸呸呸!不吉利!”
张志远赶紧呸了几句。
告別张志远,陈实去了一趟单位宿舍,收拾好自己东西,又再回到了邮电工程学校。
宿舍里没人,现在这个时间点,大家都在各自的实习岗位上奋战,只有他被劝退了。
於是陈实坐回那张老旧的书桌。
铺开信纸,准备开始写信。
他先前寄给方正的简歷,方正应该早收到了,但到现在都还没人联繫他,说明还差了点东西。
简歷上自己的学歷自然是不足,但他写的自动排版插件可是个好东西,一定能打动方正。
他们迟迟不联繫自己,要么,是信丟了。
要么,就是陈实这个普通的名字太没有说服力,信没有交到该交到的人手里。
在这个现实基础上,陈实决定搏一把。
“不就是曝光度么,没曝光,我就自己给自己曝光。”
“论讲故事,现在的媒体不如新媒体时代的一根。”
他提笔在信纸上大笔一挥,写下了早已预想好的標题——
《穷孩子没有春天?》
当晚,陈实又蹲在学校大道的邮筒边,啃著煎饼,等邮递员把热乎的稿件收走。
……
东城区,海运仓胡同2號。
海运仓始建於明正统十年,因储存经海运抵京的漕粮得名,1901年漕运废止,仓储功能逐渐废弃,演变为居民区。
《中国青年报》自1951年创刊开始,直到2010年代搬离,一直就在这里办公。
编辑部。
年轻的编辑又从信封里抽出几张钞票,嘆著气道:“又收到捐款了。”
旁边的老编辑对於这样的事已经司空见惯:“直接送財务,又是给上期那个尿毒症病人的是吧?”
中青报前几期报导了一个患上尿毒症病人的悲惨遭遇,引起全国各地好心人的关注,不少人为了表达爱心,直接將款项邮寄到了编辑部。
年轻编辑脸上表情有些骄傲又有些无奈:“经过咱们的报导,病人的悲惨遭遇確实被很多人看到了,但老往我们这匯钱也不对啊,报纸上没掛病人的联繫方式吗?”
老编辑笑道:“当然有,不过很多读者还是选择把钱邮寄给我们,让我们转交给病人,这也是出於对中青报长久以来报导的信任。”
年轻编辑抿著唇点点头,作为中青报的编辑,他时刻都感受到身上背负的那份责任感。
很快,他又拆开了下一封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