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践行心中所想亦是修行(2/2)

余安驾驭清风而归,將杉木与竹子取出堆砌在院中,返回屋內,取来纸笔,费了一些心思简单的做了设计图。

余安將设计图隨意钉在院中墙上,大量细小风刃上下飞舞,將所有冷杉木剥去树皮,切去节疤,平整表面直至光滑。

在院中东南角位置,拿来铁杴挖了六个一尺深的小坑,將六颗粗细接近、最为笔直的处理乾净的冷杉木埋了进去,做为六角亭子的支柱。

风刃將数颗冷杉木切成长短粗细均匀的木条,驱使微风托起,架在支柱顶端以榫卯相连固定,充当横樑,又將冷杉木切割成木板,铺在地上充当木地板,以及六根支柱间的围栏。

將最后几颗冷杉木平整切割,做了一个木桌子以及两把木椅放在亭中。

而后以风刃將竹子切割,整齐排列固定在横樑上封顶,最后在竹顶上铺上一层冷杉木树皮,以竹篾捆绑固定,做简易的防水。

“大功告成。”

余安看著竣工的亭子,心满意足。

亭子虽然简陋,却是自己亲手搭建起来的,心中颇为自豪,神情气爽,道心舒畅,《混元一炁法》自行运转,几乎要乾涸的法力盈满,修为更进一步,堪比两个时辰苦修。

“修行修行,修行不是打打杀杀,更不是人情世故...莫道搭建六角凉亭不是修行,践行心中所想亦是修行。”

“道经有言:修行即修心,我心通达畅快,修为自然更进一步。”

万万没想到搭建六角凉亭还有意外之喜,余安畅快一笑,感嘆此举不虚。

“只是没想到我法术初成,不等与人斗法,却是先用来做了一回建筑工人...法术岂是如此不便之物?”

普通人想搭建这么一座六角凉亭,从选材开始,即使有一整支技术嫻熟的施工队,少说也得费七八日的功夫。

如今余安只是凭藉一手嫻熟呼风之法,从进山取材、设计高图,到凉亭竣工,前前后后不过费了大半天的时间而已。

虽说余安省去了阴乾处理木料、竹子的工序,以至於这座六角凉亭使用寿命多半不会长久。

但是余安註定不会在道院久留,倒也无须多费心思。

即使今日起天天大雨如瀑,想来六角凉亭坚持百日功夫还是没问题的。

至於日后住进这间屋舍的师弟是修缮六角凉亭,还是乾脆拆除,那就与余安无关了。

余安很早之前明白一个道理,这世上没有任何事物会永远一直相伴,万事万物,终有道別分离的一日。

践行心中所想是修行,得失之间又何尝不是道?

万事皆为修行,万物皆为道。

余安若有所悟。

点燃灶火烧上一壶热水,取来上一位住在这里的师兄留下的茶壶以及陈年茶叶,泡上一壶热茶。

余安坐在凉亭中,饮下一口热茶,体味舌尖的苦涩与回甘,嗅著冷杉木与墨竹的清香,微风吹拂,心绪逐渐寧静下来,平静如湖面,映照己身。

此情此景,茶水滋味如何倒是不重要了。

恰逢夕阳西下,天色擦黑,正是做功课修行的时候,余安哈哈一笑,连续饮下三杯茶水,斜依在冷杉支柱上闭目修行,只觉得法力运转丝滑顺畅,比之前修行快了三分不止。

余安嘴角微翘,心神渐沉,进入无我无思之境,修行如有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