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师兄你恢復一下(1/2)
“还是要儘快练气,寻一门飞遁之法,亦或者是飞行法器、坐骑等赶路手段,道院四面环山,诸多法坛、楼阁与屋舍相距颇远,坐落在各个山头,动輒数十公里,往来不易。”
“待踏上练气之路,日后少不了来往诸多法坛、楼阁,单靠一双肉腿奔走,辛苦暂且不说,单单浪费时间这一点就难以接受。”
“我既已夸下海口要百日筑基,时间颇为紧迫宝贵,日后將部分时间浪费在赶路上实为不智。”
余安看著眼前大约占地方圆十丈的藏法阁,心中感慨。
居住的屋舍与藏法阁搁湖相望,直线距离至少都有三四里,镜湖中却未有堤坝、木桥,湖中也无摆渡之船,只能沿著湖岸边的羊肠小径走来,大约七八公里的路程余安走了整整一个时辰还不止。
藏法阁並无特殊之处,通体以某种不知名的木料搭建,占地约十丈方圆左右,高不过三丈,一眼望去,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平平无奇的木屋。
余安抹去额角薄薄的汗渍,推门而入,却发现其內部的空间大的惊人,至少是外面观看到的十倍不止。
一入藏法阁,十面拔地而起的宏伟书墙便吸引了余安的目光,每一面书墙都高达十丈,足有上辈子十一层楼那么高,每一面书墙都承载了无数的书籍、玉简。
十面书墙上都搭建了诸多木台、木梯,粗略看去,此时大约有三十余名道院弟子藉助木梯上下攀爬,在木台上寻找心仪的道藏经书、术法神通。
“不知师弟来藏法阁是想寻些什么?是道藏经典还是术法神通...咦?”
张越注意到有人进入藏法阁,將手中经书放回书墙,自二层木台一跃而下,轻盈落地,正待说些什么的时候,却猛然发现来人身周虽有灵气环绕,但却无半点修行。
显然是个俊朗非常、天资不凡,但却尚未开始练气的新入门的弟子。
但是......
按照道院的规矩,新入门的弟子须得在院中学习诸多修行基础知识,如修行文字——道文,以及人体百脉、三百六十五玄窍、道家经典术语等等。
天资聪颖者,也得十个月才能熟读入门之处下发的三十六卷道经,粗通其中真义,做好修行准备,天资一般者,少说也得十一二个月甚至更久。
考虑到新入门的弟子一般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年人,心性不定,喜闹不喜静,难以静下心来潜心研读道经,因此这个时间还要延长许多。
除却某些天赋异稟,心性上佳的弟子,一般而言,新入门的弟子至少费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课业,领悟经书真义,前往讲法坛,接受院中讲师考核,合格者才可来藏法阁选取修行真法,踏上修行路。
算算时间,最新一届弟子入门最多不过半年有余......
“我名王安,不知师弟如何称呼,又入院多久了?”
“余安,入院已经半年有余。”
余安有些摸不著头脑,这位王安师兄似乎有些奇怪?
问话问到一半却话题一转开始互相介绍起来了?
“半年啊...师弟果然天资聪颖、心性不凡啊,区区半年便完成了繁重的课业,通过讲师考核。”
王安颇为感慨,心有唏嘘,这就是天才吗?
想当年自己入院之初,一开始虽然充满了对修行的渴望,一门心思扑在研读道经上。
但是道文晦涩难懂,学的整日头晕脑胀,不过三五日那股心气便散了,想著时间还算宽裕,便放鬆了功课,大多数时间用来和同一辈弟子联络感情,到处游玩,碌碌度日。
后来卡著最后期限才勉勉强强通过考核,那已经是两年半之后的事情了。
通过讲师考核......然而並没有,余安也是最近才完成课业,原本想著再复习一段时日,有十足把握之后再前往讲法坛参加讲师考核,可是未曾想到有昨日奇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