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秦嘉发难(求追读!)(2/2)

“秦嘉这是在逼我们和他们开战!我们若主动出兵攻打,便是公然与『楚王』为敌,给了他口实,號令群雄围攻我等。

若我们按兵不动恰好遂了他的心意,那就只能坐在这里眼睁睁地看著他一步步蚕食我们的外围,切断我们的补给,最后將我们活活困死在这沛县一隅!”

这是刘邦面临困境的具象化,如同一把尖刀剖开了眾人心中都已看清、却不愿承认的残酷现实。

战或不战,大义与名分的困局竟也把这位未来的汉高祖在这几日间逼到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直到一位意外的来客的到来,才算是给了刘邦一条出路,或者说是破局的方向。

此刻,正在楚地游歷的张良张子房,也正面临著自己人生的重大抉择。

他此行的目的,是为故国韩国寻觅一位可以託付復国大业的明主。

秦嘉在留邑声势浩大的鼓譟一度是他观察的首要目標。

张良出身韩国贵胄,祖父张开地和父亲张平都曾任韩国的相国。

相比起冒充世家子的林檎而言,这位张子房才算是真正的贵族之后,家学渊源。

因此深諳政治游戏规则的张良自然明白秦嘉这一手“立假王以绞杀刘邦”的精妙之处。

然而,也正是这种看似精妙的算计,反而让张良从心底里感到了不齿。

在他看来,秦嘉此举看似是高明的权术,实则根子上却是急功近利,格局狭小的体现。

在最主要的敌人秦朝尚未覆灭前就著急的统合权力,当他眼中只有一城一地的得失,只有眼前的利益算计时。

那颗囊括四海,再造乾坤的雄心却也早已失却了。

秦嘉这等人物,在张良看来绝非可以辅佐的明主。

反观出身草莽的沛公刘邦,虽然言行举止间颇有市井之气,但其行事却透著一股野火烧不尽的坚韧。

更是用不断的胜利养出了一股无敌的威势,若加以扶植说不得能在这崩坏的世道闯出一片天地。

於是,张良在得知刘邦陷入困局之后没有丝毫犹豫,毅然放弃了前往留邑“锦上添”的打算。

转而决定投向这支在风雨飘摇中被围困的潜力之师,行“雪中送炭”之举。

巍巍大汉的天使投资人,就此选定了他初次参股的对象。

当他的名帖报入刘邦帐时,其名姓不由得让沛县的亭长眉头一跳。

张良这个名字他有所耳闻,乃是韩国被灭前的五世相国家族之后。

更有民间传闻,说他是当年僱佣力士在博浪沙用大铁椎行刺秦始皇的天下奇人。

堪称楚地这帮子豪侠敬仰的对象,被秦朝追捕至销声匿跡也正是这种硬核狠人的標配。

看在这份名头上,儘管刘邦此刻心中烦乱如麻,但对於这等名满天下的豪杰,他还是给予了足够的尊重和礼遇。

片刻之后,一人缓步走入帐內。

此人身形清癯,气质宛如一块温润美玉。

虽一路风尘僕僕,但身上那件洗得有些发白的儒衫却依旧挺括,不见一丝褶皱。

他的步履从容不迫,眼神清澈而深邃,仿佛能洞穿世事人心。

他一进入这瀰漫著紧张与锋锐气息的军帐,便带来了一股属於旧时代顶级贵胄的雅致与从容,让帐內喧囂浮躁的空气都不免为之一静。

“韩国张良,在此见过沛公。”

张良对著主位上的刘邦,不卑不亢地长身一揖。

以此开启了未来的留侯与汉高祖的第一次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