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初次军议(2/2)

就在此时,萧何轻咳一声,自席位上缓缓起身,將这股高涨的战意硬生生压了下去。

“沛公,诸位將军,万万不可!”

萧何的语气斩钉截铁,他手中捏著一卷竹简,以此来佐证自己的意见:

“我军克復丰邑后看似强大,实则府库空虚,粮草也仅够月余之用。

碭郡乃秦之重镇,城高墙坚且兵精粮足,岂是我等仓促之间可以图谋的?

此时北上,无异於以疲敝之师攻敌之坚城,此乃取败之道也!”

“萧县丞此言差矣!”樊噲瞪著牛眼反驳道。

“兵没了可以再招,粮没了可以去抢!瞻前顾后又如何能成大事!”

“竖子匹夫,安知军国大计!”

萧何也是动了真火,平日的温文尔雅荡然无存,毫不客气地回应道。

一时间,堂上爭执不休,持两种意见者几乎要吵翻天。

刘邦被吵得一个头两个大,看看这个觉得有理,想想那个也觉得有理,一时间竟也难以决断。

林檎坐在客座首席,心中倒是有不一样的看法。·

在原本的歷史轨跡中,此刻的刘邦因为久攻丰邑而不下,正是如丧家之犬般不得不主动去寻求庇护的景象。

那时的军议,必然充满了绝望与不甘。

而现在,因为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让这群草莽英雄们的自信心空前膨胀。

他们不再是寻求庇护的败者,而是自认为可以与秦军掰手腕的胜者。

这种心態的转变,既是好事,也是巨大的隱患。

因此就需要他这个祖宗来进行方向上的微操了。

眼见与武將们爭不出个所以然,萧何深吸一口气,转而面向刘邦语气沉重地说道:

“沛公,萧何並非畏战。

只是,我等皆知陈王起事於大泽乡,如今已有数月之余。

我军如今虽奉其名,却如无根之萍。

樊將军言粮草可抢,士卒可招,然人心何附?大义何在?

若无一面天下归心的大旗,我等纵使攻下碭郡,也不过是另一支坐待被剿的强寇罢了!”

他这番话,將爭论从“打不打”提升到了“为何而打”的层面。

樊噲顿时回应道:

“有陈王这杆大旗不就够了吗?反正都是杀秦狗,还管咱们掛哪杆旗?”

一旁的曹参倒是面露几分恍然,他隱约感觉到了萧何话中的深意,却又抓不住其中关键,不由得皱起了浓郁的眉头。

萧何见状,知道时机已经到了。

他目光一转,落在了一旁的林檎身上,语气诚恳地说道:

“我等起於乡野,於天下大势自然所见有限。子诚先生出身魏地高门,对天下人心所向想必有更深之洞见。

此事,何不请子诚先生为我等剖析一二?”

这个请字,用得极为客气,既给了林檎极大的尊重,也顺理成章地將所有人的注意力引向了他。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匯聚而来。

这也是昨天约定好的內容,由萧何把话题引来,以此达到说服的效果。

林檎缓缓起身,对著眾人缓缓一揖,这才不疾不徐地开口道:

“诚如樊噲所言,如今的我们只是为了反抗暴秦,因此掛哪杆旗並没有什么问题。

但在那之后,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林檎的目光並没有看向此刻不住挠头的樊噲,而是直视盘踞主位上的刘邦。

在那双深邃的眸子里,名为野心的火焰正在熊熊燃烧。